世界电信日 | 中国通信激荡三十年
昨天(5·17)又迎来了“世界电信日”。今年的“世界电信日”注定与往年有巨大的不同。“中兴事件”,让中国通信,及通信技术走进公众视野,走到全社会的聚光灯下,被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
坊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十年历史看深圳。
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中国崛起的40年,也是深圳飞速发展的40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是中国崛起的见证。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必然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成长和崛起。
“全球未来是否稳定的关键在于,各大国是以主权还是以供应链为行动出发点,是要发动战争还是参与拔河比赛。战争中的主角是军队和军事联盟,但在拔河比赛中,主角则是城市和企业。政府仅仅是所有者、教练和出资者,也是规定制定者,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各选手之间的平等竞争。”--《超级版图》【美】帕拉格·康纳
如果从企业之于城市,城市之于国家的角度去看“中国通信”产业,就不难发现总部都设在深圳的中国通信行业双子星“中兴、华为”,这里面有一个逻辑线:中国通信产业(中兴华为)的崛起,成就了深圳的迅猛发展,更是中国崛起的缩影。
这就是企业之于城市,城市之于国家崛起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回望中国通信激荡30余年,从过去“一穷二白”,到今天“全球四强”(中兴华为占据两席)的崛起,其中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接下来,笔者将以此次“事件”的主角中兴通讯为线索,基于历史背景、全球格局、时代机遇等层面去透视、解析中国通信的崛起之路。
历史背景
要讲中国通信,我们先从程控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时代说起,也就是固定电话时代。这个时期,我们国内的通信设备都是全进口的,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都在美国(贝尔1965年发明了第一部程控模拟交换机)、欧洲(1970年法国开通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等手上。今天,我们很多70、80后都记忆犹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家里能装一部电话机是何等的有身份,就是因为在全进口和高昂的安装成本与通信资费的情况下,拥有一部电话是很奢侈的事情。
直到1990年,中国的第一部数字程控交换机成功面世(中兴研发的第一台数据数字用户交换机ZX500面世,华为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才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
到了移动电话时代,中国通信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行,5G开始领跑的崛起路径。1G时代是模拟之王的摩托罗拉的天下,传说中的“大哥大”就是他们的杰作;2G时代欧美争霸,欧洲的GSM与美国的CDMA之争,也是中国通信跟随时期;3G时代欧美中斗法,中国开始参与到标准制定里来,并获得突破。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中国提出了TD-SCDMA标准;4G时代,得益于中国的超级市场规模,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大力推进,打造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4G网络;到了今天5G的开端,中国通信基于3G、4G一路走来的经验和专利技术储备,开始领先,如中兴通讯已成为5G先锋,这是因为其在2016年的MWC世界通信大展上获得了多项5G通信领域 的“奥斯卡”大奖,并且已经掌握2000+项 5G核心专利技术,同时2018年初在广州打通了5G端到端的第一个通话(First Call),真正标志着中国通信的崛起。
前一阵,中兴遭制裁事件,全国舆论一片热议中国“缺芯”之痛,并有不少公知和好事者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兴通讯,嘲讽其就是一家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凡有此观点者,是对通信行业和通信公司的误解所致。它是一家通讯公司,并非一家“芯片厂”,以任何一家高科技企业之力是无法做到上下游全覆盖的,这就好比你要求厨师亲自去种菜一样。全产业生态的构建,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部署的。
相反,从通信产业综合能力来看,中兴通讯是全球仅有的两家可以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无线、有线、核心网、云计算、业务、终端)的企业之一,就连曾经的“无线之王”爱立信都不敢称自己可以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
另外,从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来看,中兴通讯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也堪称优秀。
先看国内,当年的“巨大金中华”(巨龙、大唐、金鹏、中兴、华为),至今也就剩下华为、中兴可担大任。
再看国际,贝尔实验室、北电、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西门子等等这一连串听起来如雷贯耳的名字,已悉数倒下,仅剩爱立信、诺基亚(先后兼并了多家公司,戏称“八国联军”)。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就剩下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这四家巨头。
因此,在硝烟弥漫的通信高科技战场,中兴、华为能活到今天也实属不易。
全球格局
从全球格局来看,为何“八国联军”悉数倒下,为何中国通信可以逆势崛起?这其中,有两方面重要原因:
一方面从主观上讲:在杀红了眼的通信江湖,能活到今天,靠运气肯定是不够的。“剩者为王”,也得有硬功夫(中兴通讯,连续8年全球PCT专利申请名列前三,手握6.9万件全球性资产专利)
另一方面从客观环境上讲:在中国的大地上能长出“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还要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我们把这个比喻为商战领域的“战略纵深”,这是很多中国企业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战略性资源。
立足全球来审视中国,中国正成为全球的“枢纽”,这一点在《枢纽:3000年的中国》中有阐述:
中国40年间的发展奇迹,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已经兑现成一种非凡能力;
第二,我们踩在了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和弹性,无人能及。
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作为枢纽,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
基于上述,我们进一步剖析中国通信崛起的客观环境。
一、从“枢纽”来分析。
我们试着将“中国枢纽”的特征与通信行业的属性对比一下,就很容易发现其内在的紧密关联:
中国枢纽,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
通信行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人才)的行业。
通过对比一眼就能看出,中国通信正是因为占据了中国枢纽的优势位置,才得以快速崛起。
二、从“规模”来分析。
规模,本质上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体量、完备的工业体系(在联合国工业体系名录里,中国是唯一一个具备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就是说从航天飞机到一根缝衣针,各行各业在中国都可以找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中国不是“缺芯”吗?其实,这是个误读,中国并非无芯,只是芯片产业还不够强大),构建了中国强大的“战略纵深”。这就是规模造就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能力,也是一种战略资源。之所以讲“战略纵深”,我们大家都知道,打仗的时候腾挪、迂回的空间越大,取得战略制高点的机会就越大。
对于中国通信而言,就是因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给了中国通信的足够的腾挪空间(战略纵深)。例如,固话时代,中国通信面临西方技术和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很难插足的。当时的中兴、华为采用了最经典的战略“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从“农话”开始渗透,让产品获得市场验证的机会,进而优化产品再打进城市,与西方厂商抗衡。这就是中国通信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正是因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中国通信从1G的空白,到今天的5G领跑,就得益于中国规模化的商用市场验证和推动,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商用网络。
三、从“效率”来分析。
前文提到,移动通信时代,中国通信历经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行、5G开始领跑的崛起路径。在曾经烽烟四起通信江湖,一路过关斩将,跑到“剩者为王”的今天。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方通信企业(彼时个个都是全球响当当的巨头)缘何都纷纷倒下了?”身边的朋友常常会问我,我回答:“它们主要死于‘效率革命’”,因为除去效率,还有制造成本、人才、市场规模等因素。
曾经的西方通信巨头“传统的作业”习惯,导致了其内部组织架构僵化,造成运营效率低下;同时,低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无法更好的满足复杂的市场环境、多变的客户需求。我曾跟朋友们开玩笑,人家(曾经的通信巨头)的工作时间是5*8小时,而我们可能是7*24小时(半夜爬起来开电话会议、回复国际客户邮件)。中国通信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勤奋和拼命”(高效、定制化解决方案,与自主研发创新等)。
因此,中国通信崛起,包括此次事件的主角“中兴通讯”能够走到今天,也是久经沙场、大浪淘沙,历史和命运的选择。通信这场游戏,就像“打怪升级”,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因此,尽管前路艰辛,但愿中兴通讯这样的企业能够坚持到最后。因为通信行业已经从“战国时代”(七国八制时期)进入到“寡头竞争”,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招手,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时代机遇
时代机遇,高效率的产业环境和全球供应链枢纽成就了中国通信。
从全球视野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必将是每一个国家迈向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当下,普罗大众都已熟知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面相未来的人工智能(AI)等都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而这些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效率。就是说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是为了提高各行各业产业效率去的,包括提高研发生产效率、提高运营和供应链效率、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等。不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不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智慧城市;不论是美团外卖,还是共享单车。这些领域的企业和组织,都在不遗余力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善我们的购物效率、政府管理效率、企业运营效率、城市运行效率、个人出行效率等等。
因此,效率成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终极目标和历史使命。
(1)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终极目标:效率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动下,“数字经济”开始兴起,而数字经济的基础是 “产业数字化转型”,只有产业全面数字化了,信息和数据才能快速流通与共享,产业运营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数字经济的本质还是“效率经济”。当下从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这其中的内质就是一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所有产业“效率变革”的国家战略。
《2017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关于企业和行业的变革,罗振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要你的行为方式是推动效率,你不用考虑什么转型问题……”,这也是在互联网大跃进的背景下,给所有行业和企业的一个清醒的认知,不论用什么信息技术工具,本质上只要是推动“效率”提升的,都是正确而有效的。
(2)中国通信肩负《中国制造2025》的使命,也是“效率革命”的先行者
我们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路径里,再审视一下中国通信。《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在《中国制造2025》里,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直指“通信产业”:《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首当其冲;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六大领域里,“下一代通信网络”(5G技术等)又排在首位。当我们梳理中国通信的中坚力量时,会发现有中兴、华为这样的中间力量,如中兴·5G先锋。
从上述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中国“5G技术”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5G技术将成为所有信息技术的底层通用技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等都离不开;
同时,作为通用技术将深入改变各个行业和产业的结构、商业模式、运行效率,并从经济层面上影响全社会,包括金融、就业等各个领域;
再者,5G带会来广泛的行业应用,如:增强型室内外宽带、企业团队合作、培训教育、虚拟现实、智能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城市安全、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智能电网等,将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像中兴通讯这样的公司,不仅要去引领5G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来发动对自己的“效率革命”,进而将技术和经验带给各行各业,造福整个社会和人类。因此,中兴也是数字化转型、“效率革命”的先行者,这是由其自身的行业属性决定的。
综上述,中国通信激荡三十年,从一穷二白到今天领跑全球(剩者为王),这不仅有客观的历史背景,全球格局和时代机遇,也得靠自身勤奋和努力,才能走到今天。
值此“世界电信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全体中国通信人。
因为有你们,打破了西方电信列强的垄断,我们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
因为有你们,构建了移动通信的基础网络,我们过上了“在家点外卖,出门打滴滴”的移动互联网生活;
因为有你们,即将领跑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中国力量正在参与到5G技术的标准制定中去),我们未来的智能生活更加可期(将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构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等)。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