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解释尼泊尔地震为何损失惨重

27.04.2015  00:14

  新华网洛杉矶4月26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地质勘探局专家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尼泊尔地震为何损失惨重、发生余震的时间特点,以及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说,此次地震为逆冲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加之当地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因而损失严重。他说,尼泊尔地震发生在地震活跃区域,这里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区,印度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形成了一条断裂带。历史上这一地区发生强震的次数比较多,在过去一百多年内,沿这一断裂带发生过数次破坏性强震,如1934年曾发生过8.1级地震,也曾对加德满都造成重大损失。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迄今已发生两次6级以上余震。鲍德温说,依据全球地震历史情况,如此强烈的浅源地震发生后,余震通常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通常地震发生后的最初72小时内,发生强烈余震的风险最大。

  鲍德温认为,尼泊尔地震余震的破坏力难以估量,因为地震已经破坏了不少建筑物,这些建筑难以再承受强烈余震,可能会在余震中倒塌,造成更大损失,当地人们必须警惕强烈余震的破坏力。

  与地震本身相比,抗震性能不好的建筑是更可怕的杀手。鲍德温说,此次尼泊尔地震的人员伤亡与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有很大关系。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如此强烈的浅源地震时,损失大小与当地建筑物的质量和抗震性能密切相关。

  在回答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鲍德温说:“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原标题: 美专家解释尼泊尔地震为何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