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县市区“一个不能少”,江苏力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

05.06.2015  18:27
为城乡每个孩子人生出彩“奠基”

      6月1日起,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省最后一批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同时对已通过“国检”的县市区进行“回头看”抽检。
  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国家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用督导手段保障教育公平又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2年,江苏开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两年多来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89个获国家督导认定,总数居全国第一,距离全覆盖只差“最后一公里”。2014年,江苏发起全覆盖攻坚战,11个未达“国标”县区全部要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短板。此次“国检”,江苏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656万孩子“学习条件一样好”
  “上学去喽!”5月29日上午7点,8岁女孩刘雨彤背着书包,笑眯眯地到离家不远的响水县新荡小学上学。“孩子能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上学,我们很满意。”家长说。
  刘雨彤的父母都是农民。爸爸刘永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也在这所学校上过学,学校近几年变化太大了,“就说操场吧,以前是泥土的,孩子们锻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现在改成塑胶跑道,雨天照样锻炼,再不用担心孩子滑倒了。”
  “泥土操场变身塑胶跑道操场,多亏县里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校长庄万荣告诉记者,新荡小学是响水县最偏僻的一所农村小学,条件原先也最差,这两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创建给学校办学条件带来革命性变化,1—6年级456名小学生全部从老旧平房或危房搬到新教学楼,还新建了篮球场、足球场等,新增2000平方米绿化。
  “电子信息化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庄万荣兴奋地说,学校每个教室都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54名老师每人配备一台装有电子备课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科学、音乐、美术等9个功能教室都是新装备。“各种投入加起来近500万元,全是县财政出的钱。”
  新荡小学“硬件”升级,是江苏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进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过程中,各地办学条件普遍“提档升级”,普通百姓的孩子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校共有71名留守儿童,学校专门建了‘留守儿童之家’,设有团体辅导室、宣泄室、放松室等,还成立了书法、象棋、器乐、舞蹈等10多个兴趣小组。”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校长周云告诉记者,“留守儿童之家”注重正面引导,让孩子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泗洪共有2.5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普设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亲情电话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流动儿童教育同样令人关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近百万,都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接纳为主’,与流入地户籍人口子女一样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目前江苏6100所义务教育学校656万在校生,基本上达到“学习条件一样好”。
  2000多亿,为义务教育均衡“奠基”
  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申报,江苏是先锋。
  2013年5月,教育部在张家港市召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经过专家组评估,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在全国首先通过“国检”。同年,全省共有65个县巿区通过“国检”。到去年上半年,全省通过“国检”的县市区增加到89个。
  “江苏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成功率这么高,与长期以来我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打下的基础密切相关。”沈健解析说,江苏1996年在全国各省区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两基”目标后,省委省政府即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日程,超前谋划推进。
  “校校达标”和“差异系数达标”,是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均县”的基本要求。早在2005年,我省就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校达标”纳入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省财政统筹资金200多亿,各地配套资金约2000亿,先后组织实施十大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大大缩小了城乡、区域及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成为89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检”的坚实基础。
  现正接受国家督导认定的11个县区,有10个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苏北。“义务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普惠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关系到城乡每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是为每个孩子人生出彩奠基,一个县区也不能掉队。”副省长曹卫星说。2014年下半年,短短几个月内,省政府即两次召开11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推进会。
  首次推进会,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分别作重要批示。罗志军要求“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力争在全国率先达到县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李学勇要求“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确保2015年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认定”。曹卫星代表省政府,与11个县区签订了限期达标“军令状”。
  在省委省政府力推下,11个县区展开攻坚战。“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管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攻坚战。”响水县时任县长崔爱国掷地有声的表态,折射11个县区攻坚克难的“精气神”。
  “攻坚战收效非常明显。”沈健介绍,从省级督导情况看,11个县区所有学校办学条件都达到了省Ⅲ类以上标准,达到国家基本均衡要求,省财政为此投入专项经费5.8亿元,各地配套资金24亿多元。
  优质教育资源正在“多元共享”
  6月1日上午6点30分,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朱凤春走出家门,驾车半小时到全区最偏远的和平镇中心学校授课。
  朱凤春原在清浦区“明星学校”人民小学任教,骑车上班只要10分钟,去年9月开学时交流到和平镇中心学校。她带教的六(1)班,原先由于师资力量较弱,不少孩子还不会写作文,如今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总成绩均大有长进,有的还写起了诗歌。
  朱凤春是清浦区轮岗交流骨干教师之一。在投入近6亿元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础上,2014年清浦区探索实施教师“区管校用”,全区16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及1123名符合条件的教师交流轮岗,城乡学校骨干教师占比因此接近“一个样”。
  义务教育均衡,关键是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这也是块“硬骨头”。全省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纷纷推动教师为核心的优教资源“多元共享”。
  南通在中心城区跨区域、跨体制实施“集团化办学、共同体建设及结对共建”,义务教育阶段共组建22个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等,基本覆盖市区所有小学、初中。名校向普校、新校输出管理团队、优秀教师及办学理念,使原本集中在1平方公里的优质教育资源,一下子放大到100平方公里,有效缓解了择校热。
  南京力推“名校放大计划”。2014年,全市新增托管学校32所,新开办名校分校20所,名校兼并弱校9所。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办新校”、“名校托管弱校”等方式,带动一大批新校、弱校“快速成名”,满足了周边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江苏已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交流比例普遍达15%以上,使师资这一办学最重要的资源均衡配置。同时,还通过省级全员培训、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科研交流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沈健表示,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下一步我省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尽最大努力满足百姓对优教资源的需求。
  本报记者 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