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范志宁教授:内镜下支架介入挽救多名食管瘘患儿

19.07.2018  10:54

  新华网南京7月19日电(记者陈席元)暑期到来,儿童因误食各类异物导致食管瘘的病例频发。7月3日晚,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范志宁教授与南京市儿童医院胸外科莫绪明院长合作,运用覆膜金属支架封堵治疗小儿食管瘘,成功救治四例年龄加起来不足三岁的患儿。

  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是指食管由于发育异常或疾病导致与气管或纵隔之间出现瘘口。一旦出现瘘口,食物、食管中的黏液和唾液、胃液就容易流入气管,造成严重的吸入性肺炎。患儿最终死于肺炎、窒息、营养不良和败血症的概率很大。

  “尤其随着现在二孩家庭的增多,有的家长让老大照顾老二,更容易疏忽大意,造成意外伤害。”范志宁告诉记者,实际接诊病例中,有幼儿喝下家长装在饮料瓶中的清洁剂,吞下随手摆放的纽扣电池、小夹子等,“腐蚀性物质一般会给食管造成严重损伤,会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坏死、穿孔,纵隔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幸存下来的孩子食管出现瘘口或狭窄症状,食管可能收缩到只有圆珠笔芯那么细,孩子无法正常吞咽进食,致死率很高。

  范志宁介绍,目前国内对于小儿食管瘘的手术方法主要是瘘管结扎、瘘管切断,或者切除部分食管,使用肠胃等部位代替,但这种大手术对患儿本身就是巨大的考验,术后还存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特别是刚出生的幼儿,根本不适宜进行这样的手术,只能待在重症监护室,长大到能够接受手术为止,但由于进食困难,往往身体非常瘦小。

  “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学科融合、微创化、精准化。我们这次创新性运用消化内镜支架封堵术解决儿科食管瘘治疗难题,技术简单易行、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对幼儿患者来说非常有优势。”范志宁说,手术麻醉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更减轻了患儿家庭的医疗负担。

  “看到患儿可以正常吃东西,可以慢慢长大,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范志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