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互联网﹢健康”聚力指尖上的便捷—张家港市电子监控档案建设与应用带来医疗新体验
(中国人口报:2017-10-31)
健康档案很有用
家住江苏省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的王海是典型的都市年轻人,平时工作繁忙。2017年春节期间,他先是左脚因车祸受伤,被诊断为骨挫伤,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又不小心感染风寒。一连串的事情,让这位年轻人不得不经常奔波往来于单位和医院之间。在和医院接触的过程中,他使用了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电子健康档案服务,深刻感受到“互联网﹢健康”带来的便捷。
“在我车祸受伤后,做了一系列检查,这些检验检查报告等诊疗信息,都能在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中查询到,不用再为保存这些资料而多费心思。”王海高兴地告诉记者。“另外,我下载了APP,检验检查报告一出来,立即能在手机上查到,不用专门到医院去等,还可以通过手机传给其他医院的专家看,供他们参考。”省心、实时、方便、实用,是王海对这项服务的直观感受。
建好档案不容易
为每一位市民建立一份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并非易事。健康档案基本信息有100多项,向居民一一询问了解清楚,至少需要半小时。一位健康档案管理者说:“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之前,健康档案大部分是‘死档’。”所谓“死档”,就是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之后,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动态更新和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从建立之初就携带了互联互通“基因”,“死档”是系统的排斥对象。
2009年,市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门互通信息,获取到100万人口基本信息,形成健康档案人口基础信息源。2010年,依托市民卡建设,打通了市民卡和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形成信息交换机制,重新核对人口基本信息,进一步完善建档基础信息源。2010年到2013年之间,全市社区医生收集居民的既往史,管理老年人、慢性病等专项档案,仅慢病专项档案一项,就从之前的2万多份突破至22万份。2016年,完成新老系统更新换代,对信息的规范性再次进行全面核查。
目前,张家港市已经实现92万多户籍人口一人一档,还为10多万外来人口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管档案超过103万份,覆盖82%以上常住人口,健康档案接入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和大部分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信息能够得到动态更新。
管好档案是学问
电子健康档案是“三分建、七分管”,“社区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不容易,每份档案都凝聚了社区医生的心血。”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不能因此就认定每一份档案都是真实有效的,特别是2010年到2012年建档任务重,难免部分档案信息没有经过核实。”
为此,市疾控中心开展对所有户籍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准确性、规范性核查工作。到2016年底,完成核查76万多份,对85%以上档案基础信息又翻查了一遍。同时和流动人口管理中心进行数据比对,消除流动人口“档在人不在”情况,对19万流动人口进行了注销或暂停管理,确保在管的103万份档案真实有效。
2015年,市卫生计生委宣布电子健康档案向公众开放,目前已经形成市民网、“健康张家港”微信公众号、移动APP应用等开放渠道,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让居民本人监督档案的真实性。档案管理体系内,设计管理网格,直接管理到“村组”,按“网格”设置档案管理责任人,管理范围清晰明确。同时,在档案建立初期就采集了完整的居民家庭关系,为家庭医生签约提供支持。
用好档案是目标
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目的就是要用好档案。市民在就医时慢慢感觉到了变化:检验检查报告自助打印在公立医院遍地开花,医生手写病历数量越来越少;在民营医院就诊时,会发现诊室里添置了市卫生计生委统一配置系统的电脑;原来自助打印的报告,在手机里可以查询,医生开的医嘱,在电脑上可以查询……
为用好档案,还产生了几个经典的“副产品”案例:在医疗机构全面推动门诊电子病历应用,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由政府出资建设,民营医院采用租用模式,建成民营医院信息化“医疗服务云”;建成“健康共享云”,实现社区、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公共卫生部门信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