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连云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见成效

09.07.2015  18:35

  经统计,今年1-6月份,连云港市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22天,达标率为67.8%,其中优占9.4%,良占58.3%,轻度污染以上(含轻度污染)占32.2%,首要污染物多为PM2.5、PM10等。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7天,优良率上升8.5个百分点(与基准年2013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5天,优良率上升2.4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方面,PM2.5年均浓度为55.9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23.3%;与2013年同期相比降幅为11.0%,实现了7%的年度考核目标,为近三年最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日最大8小时、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27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1.6毫克/立方米、160微克/立方米、104微克/立方米,除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与去年持平外,其他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22.9%、26.3%、23.8%、18.8%。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阻击战,从多方面工作入手,超额完成PM2.5下降任务。废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100项年度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共整治燃煤小锅炉103台,淘汰老旧机动车1.1万辆,新海电厂、连云港碱厂、镔鑫特钢、兴鑫钢铁、鑫能热电5家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总量70%的重点企业,完成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负荷。同时,连云港市园区环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组织开展了化工园区环保专项整治,关闭企业34家、限期治理87家、停产整治100家,完成7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浦工业区被列为省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试点园区,完成罗盖特等6家重点企业整治工作,有效减少废气扰民现象。另外,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全省领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4级责任体系,以建制村为单元编制综合利用图表,加强农机购置,大力推行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成立了10个督查巡查组,强化检查力度。

  为更好地治理大气污染,连云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2)中指出,连云港市将研究制定和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推进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的除尘改造,电力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试点。加快发展集中供热系统,到2017年,完成3区3县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在化工园区和石化等重点行业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与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绿色交通方面,全市将完善BRT快速公交网,适时引进轨道交通,引入使用天然气或电力的清洁能源汽车,2015年前淘汰17262辆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推动机动车油品升级,适时启动国五油品的使用。继续推进餐饮油烟、扬尘治理及秸秆禁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