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考核倒逼最严格制度落到实处

02.04.2015  12:01
      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发挥着必不可缺的保障作用,更为南京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为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从2012年起,南京市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3-2014年,市政府每年初都分区下达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指标。各个区按照三条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限制入河排污总量。
   随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入推进,2015年1月,南京市第一次在全市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市政府对区级政府实施考核,通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个既符合南京区域实际,又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客观性的综合考核办法,倒逼各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各区提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效果。

立足整体,精心组织

目前,国家对省级、省级对市级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都已经实施,水利部和江苏省都已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南京市参照国家和省级考核方案,精心组织,首次开展对各区考核工作。

2014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事项的通知》,随文下达了《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分解方案》《2014年度全市水资源管理目标任务》和《2014年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率等具体指标分解到各区政府。

2014年11月,市政府明确考核工作由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联席会议负责。联席会议负责人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委、经信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局、农委等部门。联席会议印发《南京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考核对象、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评分和赋分情况。

2014年底前,各区政府向市政府上报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查报告》。2015年2月上旬由考核组进行集中考核,考核实行“三个百分制”。100分现场考核、100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考核、100分管控红线指标完成情况考核。

有依有据,逐项评定

现场考核。现场考核由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联席成员单位分管局长参加,听取被考核区的分管副区长作《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报告》。踏勘现场,查看三个方面的重点:重点一、查看取水大户取水量实时监测数据;重点二、查看节水型项目、节水型企业、节水工业园区、节水灌区的节水建设现场及成果;重点三、查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和保护情况、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运行、排污口入河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黑臭河道清淤治理及水美乡村建设等。现场考核实行综合打分,重在考核各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所开展的水资源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硬件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考核组成员不记名打分,计算平均分用来评价各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硬件和项目建设的成果。

制度考核。制度考核邀请来自于科研院所、高校、省厅和基层等部门的水利、环保、住建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4个大项20个小项64个子项进逐项评分。考核前,各区对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管理责任考核四大项64个子项进行自评并逐项准备台帐及证明资料。考核评分采取专家集体评分,专家组集中查看每个子项的支撑台帐资料,对扣分项注明减分原因。制度考核,重在考核各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方面的软件管理、年度水资源管理目标、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指标考核。指标考核与制度考核采取同样的方式。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计算标准,考核用水总量、万元一般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4项指标,采取基本分权重0.8,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的相关差值权重0.2进行计分。由各区先行进行测算,专家组进行核算。为核算指标的准确性,专家组召集各区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答辩、逐一核对基础数据。经讨论本次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以平均值进行计算。为核对万元一般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安排人员至统计局进行核对确认,确保指标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指标考核,重在考核各区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定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考出成效,考出动力

通过考核,形成促进机制。考核评分结束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联席会议形成书面《考核报告》上报市政府,抄送各区政府;《考核报告》不仅包括每个区的现场考核、制度考核和指标考核“三个百分制”的得分,还包括各区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上的成效、亮点,同时以清单位的方式列出主要不足和扣分项。将考核前3名的区在媒体公布。通过考核,使各区清楚地意识到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怠慢不得、马虎不得。现场、制度和指标要齐头号迸进,不能有明显短板。

通过考核,解决实际问题。在考核过程中,有区对水功能区达标率进行了争论,反映有部分水功能区由于与外省市区交接,承接上游来水水质差,不是本身原因引起的水质未达标。对于客观实际情况,专家组依按照标准进行评分,但向联席会议建议采取建立市区补偿机制,提升水功能区达标率。在考核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区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未全面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未全面实施等问题,考核组向联席会议提出了解决措施建议。

通过考核,形成强大动力。本次考核覆盖面、内容多,考核层次是区政府。考核工作由市联席会议成员负责。考核促使各区进一步发挥区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联席会议的工作协调,从而整体联动,发挥区政府各部门的合力,形成强大动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供稿:南京市水利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