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三篇重磅文章,传递出哪些强烈信号

07.05.2019  18:11
接连三篇重磅文章,传递出哪些强烈信号 - 新华报业网
接连三篇重磅文章,传递出哪些强烈信号 - 新华报业网
接连三篇重磅文章,传递出哪些强烈信号 - 新华报业网
接连三篇重磅文章,传递出哪些强烈信号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4月25日、28日、30日,《新华日报》头版接连发表三篇苏言署名文章,聚焦“”“”“”。最新一篇苏言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保持“”与“”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当前江苏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所在。发声如此密集,传递出强烈信号。

   ”字当头,有守有为

  三篇苏言文章中,开篇即为《稳扎稳打做好“”的文章》。文章指出,接下来,还要稳扎稳打、再接再厉,以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犹记得去年底江苏省委第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优化结构要有“”的定力。回过头看,江苏经济一季度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开局良好、好于预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态势,正是得益于“”字当头的施政理念。

  下一阶段,如何做到“”?苏言文章指出, 最基本的是坚决守牢底线,最关键的是稳住经济基本面,最终落脚点在市场主体和基层基础上。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 注意到,苏言文章提出坚守底线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拿出担当精神和负责态度,实事求是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发展得越快越好。

  把“”的落脚点放在市场主体和基层基础上,苏言文章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优化营商环境和减轻基层负担进行阐述。4月16日至17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无锡调研时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征求民营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会上他说,省委省政府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各类型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坚决做市场主体、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是基础,“”是目的。加快转型、优化结构是“”的关键,这个过程不可避免承受一些阵痛、付出一些代价,娄勤俭在今年省两会上强调要拿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底气,不为指标波动而慌乱、不因困难增多而畏惧,该调的继续调,该转的接着转。

  苏言文章《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出, 这个“”不是走老路、做规模、图数字的“”,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是落实“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高质量发展的“”。

  那么,江苏“”的空间在哪?苏言文章明确指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拓展“”的空间,在顺应发展阶段变化大势中拓展“”的空间,在把握科技变革趋势中拓展“”的空间,在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中拓展“”的空间。

  比如,娄勤俭4月11日在镇江调研时谈到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镇江很有前途”的殷切期望变成美好现实,要围绕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速发展动力转换,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始终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守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底线,创造更加过硬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多次强调“调稳平衡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苏言文章《科学把握调稳平衡的辩证法》提出“调稳平衡”概念。文章指出, 调稳平衡指的是“”与“”的动态平衡、良性互动。

  其实,“调稳平衡”不止一次出现。4月22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 注意到,会议首次将“稳中求进”“调稳平衡”并列提出。在这里,“调稳平衡”从3个层面理解:思想上要厘清关系、摆正位置,方法上要系统谋划、一体考虑,落实上要科学施策、精准发力。调整的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练好绣花功,少些“一刀切”、多些“差异化”。

  娄勤俭最近在无锡调研时说,无锡政治生态好、干事创业氛围浓,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工项目、储备项目多,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协调平衡。

  这次无锡之行特意安排了宜兴一站。近年来,宜兴从昔日的“化工之乡”“石材之乡”发展到生态宜居之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是无锡发展的一个缩影。娄勤俭希望无锡坚定不移调结构,为实现“六稳”注入持久动力,努力保持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平衡协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关键之年,平衡之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当前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拐点,江苏已经定下“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重点实现“六个高质量”:一是经济发展要高质量;二是改革开放要高质量;三是城乡建设要高质量;四是文化建设要高质量;五是生态环境要高质量;六是人民生活要高质量。

  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转型的重大关口,如何“有守”又“有为”?

  苏言文章指出,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边界约束,科学设置一批约束性指标,推动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及时化解,确保不突破以严重危害社会为代价的稳定底线,不突破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为代价的安全底线,不突破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底线,不突破以破坏政治生态为代价的廉政底线;另一方面,守底线不等于不要发展,高质量发展不等于不要速度,要从当前的发展形势中,自我扬鞭、自加压力,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认识调稳平衡,要理清稳、进、调之间的关系。 ”是基础,“”是手段,“”是目的。 两种倾向尤其值得关注:脱离“”去“”,脱离“”去“”。

  比如,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有人就会认为“”会影响“”的效果,从而产生重稳轻调的想法,一旦机械求稳,就会给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在经济基本面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不为指标下滑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不为外界议论所困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样,也要防止脱离“”去“”。“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做好“”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不能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要把握好时机、力度和节奏,以“”保“”、以“”促“”、以“”求得长远的“”。

  “不能走向‘谈化色变’的极端。”正如娄勤俭在“两灌”化工园区调研中指出,要科学、系统、务实地看待化工产业,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提升层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简而言之,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实现“六个高质量”,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保持“”的定力,坚定“”的信心,做到调整而不失速,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图片交汇点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侵权必究

   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编辑: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