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将建设大型生态养殖基地
新华网三沙9月7日电(魏骅 王蓓蓓)7日,记者从三沙市永乐工委获悉,为了更好地保护岛礁生态环境,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永乐工委、管委会计划在永乐群岛海域建设一个集底播养殖珍珠贝、海参、鱼苗、虾苗和贝苗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
在三沙市永乐工委、管委会的推动下,永乐群岛成立了首个渔民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与养殖公司合作在羚羊礁海域试水开展底播养殖,目前已有95位渔民合股参与养殖。
按照规划,生态养殖基地将采取标准化管理、生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市场发展模式,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珍珠、海参及鱼虾贝。项目投产后,可年生产珍珠贝20万粒,产值3000万元;年生产海参200万条,产值2000万元。同时,项目可安排60多名渔民就业。
据介绍,珍珠贝和海参两者都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种类。其中,珍珠贝是以浮游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而海参是以沉降于海底的底栖硅藻及混杂有机碎屑的泥沙和礁石上附着的有机碎屑、藻类为食,被誉为“海底清道夫”,同时养殖珍珠贝、海参、石斑鱼、虾和扇贝苗,注重生物链建设和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将产生良好效果。
另据悉,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在永乐群岛全富岛北部海域繁殖栽培的6000多株珊瑚等海洋生物长势喜人,成活率达90%。
三沙市永乐工委副主任郭勇表示,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自开展“三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监测与养护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课题研究以来,已先后在全富岛北部海域繁殖栽培了6000多株珊瑚、砗磲、海棉、大型海藻、软珊瑚等海洋生物,并在临近鸭公岛海域繁殖并栽培了一批珊瑚,目前成活率均达到90%。
据了解,该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繁殖并移植的珊瑚生长良好,起到了提高三沙珊瑚的数量、保护崩塌的珊瑚碎屑、提高物种多样性等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三沙特点的成熟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