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经济三季报”出炉 南京GDP突破7000亿
随着全省经济“三季报”出炉,各地经济的“个性答卷”也陆续揭晓,印证稳中有进、保持合理区间的总体态势。面对经济下行的共性压力,各地还有哪些个性难题,该采取何种对策?记者近日展开调查。
新旧产业接续加快
前三季度南京GDP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9.2%,高出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平稳增长的背后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以往挑大梁的石化、钢铁逐渐“萎缩”,产值分别下降9%、16.1%;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9%左右,其中,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三大应用产品集群的增幅均在两位数。
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也填补部分行业暂时低迷留出的空缺。前三季度,南京税收同比增12.9%,增幅比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实现税收857.68亿元、709.6亿元。第三产业中金融业税收增长最快,前三季度同比增51.8%,突破100亿元。
而在盐城,汽车、化工两大传统优势行业增幅下降,影响该市8月工业开票销售增速10个百分点。随着汽车行业从扩张期转入平稳期,东风悦达起亚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滑12.7%。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增幅较大,但体量远不及传统汽车,工业面临较大压力。
“除了医药等少数弱周期行业保持较高增速,大部分行业增速均在放缓,尤其是部分传统产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蒋伏心分析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长放缓等影响,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增幅显著回落,这些行业恰恰在苏中、苏北地区所占比重较高,影响更深。
而在苏南,今年以来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在高耗能行业步入负增长区间的同时,高技术行业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达53.5%,新旧产业加快接续。
看准方向果断投资
深秋的连云港徐圩新区凉意浓浓,但盛虹集团厂区一片繁忙。总部位于吴江的盛虹集团北上连云港建设石化产业园,一方面延伸到上游的炼化一体化,另一方面为吴江基地提供原料。
石化行业低迷,盛虹为何逆势投资?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介绍,选择连云港既是响应省里推动南北协作的号召,也是看中独特的区位优势,“1000亿元新增投资全部留在省内”。目前连云港基地八成产品用于盛虹的下游产业链。150万吨/年PTA项目、液体化工仓储项目、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36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项目今年底全面建成,5个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年销售收入将超500亿元。
体量更大的是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炼油1600万吨/年、乙烯110万吨/年、芳烃280万吨/年,配套建设30万吨级原油泊位等储运设施,总投资750亿元,力争2019年建成投产。“30万吨级泊位建好后,中东地区过来的油轮可直接停泊,通过管道直送储存区。”缪汉根介绍,即使按市场平均行情,项目投产后也能实现12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按此进度,“十三五”期间,连云港有望新增一家千亿级企业,盛虹集团也将跻身两千亿级。
“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说不要投资。转型不是投资下降的借口,还是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培育高质量的新增长点。特别是增长动力转换尚未完成之前,要防止投资大幅下滑。”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认为。
保持战略定力调结构
记者采访中发现,化解过剩低端产能、提高安全环保门槛,这些主动调整转型的举措虽然牺牲部分增长速度,但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和结构优化的大趋势,关键是要找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
南京围绕产业布局优化,在国家和省下达任务基础上,自加压力淘汰33家落后低端企业,到三季度已关停25家。同时,加快腾笼换鸟,金桐石化、佳和石化等4家重点企业搬迁工作正在推进,位于老下关区的金陵船厂已启动搬迁前期工作。常州则推进主城区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近期确定关停、搬迁和改造企业13家。
“整体上看,国内市场需求有下降但程度有限,目前消费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成为第一拉动力。”刘志彪认为,哪怕是传统产业也有很大市场空间,关键是企业产品设计、质量、营销是否符合居民消费需求。国内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以差异化、高品质产品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目前工业产品价格低,开展升级改造成本低、效果明显。从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看,今年以来,南京超40%、南通超60%、无锡接近70%,均比去年同期提高。
智能制造也成为关注热点。苏州通过各类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快淘汰更新2000年以前的老旧设备。徐州以徐工集团成熟的应用方案为基础,完善徐工集团智能制造方案,已中标10余家大型企业的智能制造方案。
南通则围绕产业链延伸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海工船舶、家纺等优势产业链前后延伸,推动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生命科学等“种子”产业集聚,加快构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宿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仅电力直接交易和水气热大用户合同交易,企业一年就可节省2470万元;清理48项涉企收费项目,企业一年可减负2560余万元。 本报记者 黄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