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巾帼同携手 共筑新江苏

07.03.2016  12:49

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奏响与祖国同进步、与时代共发展的华美乐章。

  未成年人的守护天使

  余红,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兼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主任。

  甜甜的笑容,娇小的身材,一副刚出大学校门的模样,却有着21年的检察工作经历,她就是余红。

  说起自己这21年,余红颇有感慨:“财务和公诉工作都要求认真细致,这为自己后来的办案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她看来,正是这两种不同专业的碰撞与交融,两个不同岗位的实践与磨炼,才让她能够很快地成长起来。

  这21年,余红无论是从事检察财务工作,还是从事公诉工作,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潜心研究专业理论,钻研业务知识。办理各种疑难复杂案件,她总是走在前面。她从事公诉工作,严格依法审查,先后办理孙海瑜等人集资诈骗案、“德隆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以及江宁“饿死女童”案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大要案,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以来,余红带领团队,从抓基础、抓制度、抓规范入手,制定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实施意见》,与公安、法院、司法等单位会签法律援助文件,指导全市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近两年来,以开展新一轮“青少年维权岗”争创活动为契机,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和预防工作中,努力打造南京维权新品牌,提升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整体水平。截至目前,指导“护苗行动”品牌15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5个,全面提升全市检察机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市检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先进集体。

  近年来,余红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省“三八”红旗手、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省检察业务专门型人才、省“最美”青年检察官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舞动青春别样红

  张娅姝,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首席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欢乐,这是张娅姝从小就渴望的事情,“热爱舞蹈,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为她付出再多,我都心甘情愿。

  张娅姝出生于文艺世家,在近20年的舞蹈生涯中,为准确塑造人物形象,每出演一个角色,都付出了全部心血,收集相关资料,细心学习揣摩,常常和角色融为一体,分不清戏里戏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值青春年少的张娅姝每天不是演出服就是练功服,有时甚至要排练到深夜。一次次高难舞蹈动作的完美表现,一束束强烈炫目的舞台灯光,常常使她累得近乎虚脱,全身更是伤痕累累:腿骨多次断裂,胸椎错位,腰肌劳损严重。

  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人物刻画,张娅姝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一遍遍征服了业界。她领衔主演的《阿炳》《红河谷》《绣娘》《金陵十三钗》《丹顶鹤》等舞剧,接连获得中宣部及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引起巨大反响,在全国形成了舞剧创作独特的“无锡现象”。在20载的艺术生涯中,她不断进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舞台形象,也一次又一次登顶中国最高艺术殿堂,领取全国和省、市各大文艺重要奖项。

  唯有执着才会专注,唯有爱才会执着。每一个角色,张娅姝都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去演绎,演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演的也是生命最本真的自己。近年来,张娅姝先后获得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十佳演员奖、第七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金奖、中国好舞蹈决赛亚军、中美舞蹈对抗赛冠军、江苏文华表演奖,并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十米车厢的“微笑天使

  张智华,泰州市公交公司公交2路线班长。

  说起2路线清一色的巾帼们,乘客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张智华。

  从20岁成为一名公交司机以来,张智华手中的方向盘已伴随她走过了整整17个年头。凭借对公交事业的执著追求,凭借对广大乘客的无限热爱,在十米车厢里,她的温馨服务、亲情服务、微笑服务,被市民乘客亲切地誉为人美心更美的“微笑天使”。

  张智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乘客心理指南》、《服务工作手册》等书籍,与同事交流服务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她坚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问候、多一点解答、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奉献”,总结出特色服务“八个一”,即: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并自费在车厢内挂上便民袋,里面放上了晕车药、报刊、塑料袋、雨伞等,方便乘客的不时之需。

  为做好规范化服务,泰州市公交公司以张智华为模范,拍摄了学习教育片《泰州公交驾驶员一日操作规范》,一个镜头一个要点地将服务工作进行示范。现在,这个教育片已经成为泰州市公交公司驾驶员学习的教材。

  为带领2路线创建巾帼示范岗,张智华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优质服务、安全行车方面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在她的带领下,2路线2013年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江苏省城市公交行业十佳服务品牌”;同时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一个集体获得全国总工会同时授予的两项荣誉,这在泰州尚属首例。

  近年来,张智华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用大爱、责任演绎平凡和伟大

  刘嫣静,苏州市姑苏区特教集团金阊培智学校校长。

  13年前的一次偶然,让刘嫣静与智障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幼教工作,选择了特殊教育,主动申请到金阊培智学校工作。

  这一干就是13年。她用大爱和责任,与那群特殊孩子之间,演绎了许许多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也成就了一位特教战线的先进典型。

  刘嫣静用母亲般的爱,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因缺少家庭关爱而情绪反常的孩子;她用超乎寻常的忍耐力,一次又一次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她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遍又一遍地疏导胆小自闭的孩子。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作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她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探索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课程模式、校本教材而付出不懈努力,并形成了“灵动、人文、激情”的教学风格。为了帮助智障孩童实现“自尊、自强、自立”的梦想,她积极探索智障教育向学前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之路,引领学校在省内率先实现15年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不仅解决了6岁前智障幼儿无处入学的难题,更成功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智障少年走上就业岗位。

  近年来,刘嫣静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知民爱民的好书记

  姜卫娟,启东市汇龙镇城河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走进城河村,只要说起姜卫娟,没有一个村民不跷起大拇指,夸她是个知民爱民的好书记。

  姜卫娟一心为群众想事、谋事、办事,深受村民们的喜爱。2005年9月,姜卫娟接任城河村两委重担后,带领村“两委”成员大刀阔斧地狠抓村级经济发展转型工作,招商引资、扶持民企、开拓三产,广开就业门路,使全村年三业总值到达18.8亿元。同时,开展村区环境整治,达到了省级卫生村的验收标准。

  几年来,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细致的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完成了村区654户村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同时,为村民办成了早期拆迁户子女婚房的建造落实工作,化解了积沉多年的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矛盾。

  她所在的城河村,多次获得省、地、市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民营经济十强村、双学双带双创先进党组织、“四位一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二等奖、村级集体经济竞赛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担任村书记十多年来,姜卫娟先后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女村官、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带领三千姐妹 绣出七彩人生

  莫元花,扬州市国凤刺绣厂技术员。

  在莫元花创办的莫氏“国凤乱真刺绣”公司带动下,宝应县的乱针绣声名鹊起,鲁垛镇里乱针绣更是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知情人都说,这离不开以莫元花为代表的一批领头人的示范带动。她带领全镇3000多留守妇女用巧手和绣花针绣出了一片天,“”出了七彩人生。

  莫元花受家庭刺绣环境熏陶,放弃了外企就业机会,回乡学习乱针绣。经多年潜心钻研,研发出人物肖像绣法技艺——“16系环节操作法”,得到了苏州刺绣研究所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为帮助赋闲在家的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创业,她与县职教集团联合开办了职工职业技能中专班。为给传承非遗文化奠定基础人才,她与镇成人校联合开办了中小学生“乱针绣”兴趣班,培养了一批批刺绣娃娃兵。在莫元花的培养带动下,近3000名妇女加入了绣娘队伍。

  如今,宝应县鲁垛镇有了乱针刺绣产业园。莫氏“国凤乱真刺绣”公司引领的刺绣手工业,已经成为鲁垛镇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莫元花和绣娘们的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并亮相国际舞台。1991年绣品《归程》作为省政府赠送香港回归大礼,《万里长城》赠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奥运会水上场馆图》赠送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她指导所绣的北京、上海、天津火车站三幅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展销金杯奖。

  近年来,莫元花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家庭被评为“江苏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群众喜爱的社区医生

  杨凌,镇江市京口区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山湾卫生服务站主任。

  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工作17年来,她恪守职业道德,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花山湾社区居民服务,深受居民们的喜爱。

  花山湾是个有3万多名居民的老小区,其中老年人占了近一半。杨凌把全部身心扑在工作上,每天最早到单位,忙完正常的诊疗工作,还要为居民出诊、巡诊,建立健康档案。她两次街头急救“猝死”老人,在未经任何消毒的情况下,直接口对口为病人做人工呼吸,感动了围观市民、网友及患者家属。她自掏腰包为贫困老人付挂号费、购药,用爱心延续癌症患者的生命,为行走不便的骨折病人排忧解难,成为五代同堂市民的“特约医生”,是很多空巢老人眼中的好女儿。如今在花山湾社区,很多老人生病后不愿去大医院,指名“找杨主任”,赞誉她是“最美社区医生”、居民们的“健康守护神”。

  她热心公益,资助过8名学生。还发动服务站的姐妹献爱心,慰问社区贫困家庭和五保老人,为社区居民筑起一个“爱心港湾”。

  杨凌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省十大医德标兵、省百名医德之星、省群众最满意的社区医生,入选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她的先进事迹被央视、光明日报等报道。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