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检察官的忠诚坚守
王小玲:涉案孩子眼里的“检察官妈妈”
她是一位雷厉风行、刚柔并济的女性,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妈妈……她就是沛县检察院女检察官王小玲。现任该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王小玲在同事眼里是个公道正派的好检察官,在犯错的孩子眼里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检察官妈妈”,时刻管护着自己走出人生的每一步路。
尽责的“妈妈”
2012年5月,王小玲从公诉科调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简称未检科)任副科长主持工作,用同事的话说:一年365天,不仅是正常工作日,她的星期天、双休日也全部用到了涉案的未成年人的身上。有人说小玲,你把爱都用到别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就不管了吗?王小玲总是笑着说:“这些失足青少年都是我的孩子,作为他们的妈妈,你拉他一把就能走上正道,稍微放手就会滑下深渊。”
仅2014年她们科就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6件,其中对22人作出不捕、安排亲情会见?24人次、法律援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人次、跟踪帮教失足未成年人23人、9人重新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为19名失足青少年找到合适工作。同时她还担任6所学校的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讲法制课26场次。
涉案未成年人的“第一次”
王小玲刚调进该未检科时,这是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为保护青少年权益成立的一个新的科室,没有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一切都从零开始。
在办理涉案未成年人案件中,王小玲针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大多是出于无知、不懂法律或一时冲动而犯罪的特点,采取创新式的圆桌公诉的讯问模式,以一种家庭化、座谈式、母爱式的讯问方式,消除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如实供述,实现教育挽救的目的。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作附条件不起诉的涉案未成年人实行义工服务机制,与县光荣院、图书馆共建了全市首家“启明星义工服务教育基地”,组织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图书馆、光荣院开展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等义工服务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爱心、责任心,真正触及灵魂,彰显帮教成效。目前,已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帮教考察期内的表现情况,对其中的1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重视矫治“最后一公里”
王小玲除对不起诉未成年人细心帮教、观护外,还对判刑后的青少年延伸特殊检察职能,在捕诉监防的基础上,增加判后帮教回访矫治功能,即对判处缓刑、管制的未成年犯,牵头法院、公安、司法局组成帮教小组,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和困难帮扶,并根据该未成年犯住所地派出所和司法所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与其共同探索合适的生活方向,量身订做帮教矫治计划,将未成年犯拉出犯罪深渊,再送一程,完成教育矫治的最后“一公里”,助其成功转型为社会人。
2014年,小天被管制六个月。在刚判刑后的一段时间内,小天锁在家里不出门,父母看到就生气,埋怨他天天呆在家里吃闲饭,这时的小天情绪极度低落,准备“破罐子破摔”。王小玲在回访中了解了这一情况,立即与帮教小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一起对小天进行了心理疏导。经过疏导发现,小天对自己的行为极为后悔,也想改变自己,好好努力,但是不知该怎么办。帮教小组根据小天家庭条件不好,文化水平低,无法从事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的特点,在征求了小天的兴趣爱好并充分考虑到其身体恢复状况后,为小天联系工程队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小天学得十分卖力,不久就跟着师傅外出包活干,领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资。
王小玲和同事们再次回访小天的时候,小天高兴地说:“叔叔阿姨,我现在会干外墙活了,一天工钱200多块钱呢,再也不是一个吃闲饭的人了。”王小玲抚摸着小天的头深情地说:“希望你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有所成,像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一样,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你还年轻,好好规划你的人生,相信自己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有回报,相信明天一定更美好。”
由于王小玲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多次获得全院先进个人、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监督能手”“优秀文书” “优秀人大工作者”“优秀调研员”等荣誉称号。( 李培友 陈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