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三举措搭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惠民”新模式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依托街道和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中心,试点整合民政、劳保、村建、计生、残联等为民服务业务职能,在社区公共服务大厅设立“全科型”便民服务窗口,推行“一口受理,全科服务”,搭建“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网格化”惠民增效服务机制,打造了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惠民”新模式。主要做法:一是抓“契机”定“方向”夯实社区公共服务内涵建设。抓住全面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硬件升级改造的“契机”,深入贯彻“小办公、大服务”、“为民、务实”工作理念,推进10家示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20家薄弱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不断优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运行机制,增加“首问负责”、“全程代理”等服务机制,指出社区减负后社区服务工作的方向。二是培养使用“全能型”社工,打造“全科型”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各试点街道对基层社工进行技能摸底考核,挑选培养第一批近160名“全能型”社工。截至目前,“全科型”便民服务窗口已在东山、汤山街道试点推行,东山街道先行试点的章村社区原设有民政、计生6个窗口,涉及8个部门54项业务,现合并为3个“全科型”服务窗口,每个窗口可独立办理54项业务;汤山街道16个社区均设立2-3个全科服务窗口,可独立为群众办理93项业务。“全科型”社区便民服务窗口让群众办事平均时间缩短近一倍,群众满意率达100%。三是搭建“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格化”惠民增效服务机制。在街道和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中心成功搭建第一批19个“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事务办理、居家养老、娱乐健身、残疾人康复等综合性公共服务,自今年6月份以来,已为居民办理便捷事项8600多件。单科社工向“全能型”转变同时,针对被合并窗口的社工,建立“网格化”挂牌上岗、互为备岗、角色转化工作制度,以自然村和村民小组为单位,主动开展上门走访、事务代办、全程代理等服务。对于老、弱、病、残、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定期主动上门收集受理事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