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严三实”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我感觉到这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并概括为“三严三实”的讲话,在我党作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六个“新”字: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俗,以及“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精髓思想,生生不息,世世传承。不少人可以信口说的,孔子把“修身”看得最基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武则天的“身不修则德不立”等“修身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柳宗元的“吏为人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用权观”,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清初汪琬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律己观”,东汉班固的“实事求是”、王符的“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等“谋事观”,东晋王羲之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清谈误国”等“创业观”,老子的“上善若水”、《周易》的“厚德载物”等“做人观”,早已根深蒂固,深植在国人心中。而习总书记按现代人说出来的“三严三实”,吸取了其中的精华,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和完美写照。
我党作风建设理论是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945年4月24日,为鼓舞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949年3月5日,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刚胜利后,为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1956年,针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需做大量的探索工作,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作风建设的“三坚持三反对”。1977年8月18日,在文革刚结束各方面工作需要拨乱反正的形势下,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大提出了“五个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01年8月21日,针对新时期我党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和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江泽民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继而,2007年1月9日胡锦涛于中纪委七次全会又提出了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严”字当头、“实”字落脚,“严” “实”相济,立意高远,与党的优良作风一脉相承,是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又一次升华。
新形势下我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追究,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努力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而党风政风好不好,细化分解到每名党员和干部身上,归根到底就是看他修身严不严、用权严不严、律己严不严,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三严三实”反映了内在的主观要求和外在的行为取向,分别强调的是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和公道正派,是对党员和干部改进作风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一名党员和干部是否“三严三实”,都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党风政风最终一定会实现风清气正;反之“不严不实”,则一定会损害政治生态,甚至世风日下、乌烟瘴气。唯有“三严三实”,才能筑牢党风廉政建设根基,才能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因此,“三严三实”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三严三实”确立了考评领导干部的“新准绳”
2013年7月17日,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为选好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细细比较“三严三实”与“20字好干部标准”,不难看出,其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都反映了好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德、宗旨意识、敬业精神和自律要求,都体现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且“三严三实”抓住了做人修身的根本,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切中了干事创业的要害,既明确了“什么是好”,又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好”,不仅是锤炼党性的指导原则、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作风建设的实施要则,也是做人当官的检验规则。可以说,“三严三实”是“20字好干部标准”的外延。领导干部就应以“三严三实”为目标追求,处处以“严”的精神修身、用权、律己,以“实”的要求谋事、创业、做人;党委和组织部门也应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教育管理、培养考察、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的基本遵循。
当前“中国很忙”,“四个全面”建设紧锣密鼓,面临的形势又错综复杂,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许多“险滩”等着去涉、“藩篱”等着去破、“硬骨头”等着去啃,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如何适应新常态,正视困难、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增强改革落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风险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真正建强“从严从实”的队伍,树立“从严从实”的作风,发扬“从严从实”的精神,落实“从严从实”的要求,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而“三严三实”的提出,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确立了为人处世的生存观,指明了干事创业的方法论,增强了当官用权的责任感,提振了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打上了拒腐防变的清醒剂,发出了改进作风的动员令,只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从严要求、真抓实干,必能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做出贡献。事实也证明,“三严三实”为增强信心、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抓好改革、促进发展、保证稳定,提供了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六、“三严三实”铸就了纠风反腐工作的“新利剑”
“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将结束、第二批刚开始时提出来的,这恰好像铸就了一把斩向“四风”顽疾的“新利剑”,对确保活动实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现实中“不严不实”的问题仍较突出。在修身方面,党性不强、信念不牢、宗旨淡漠、贪享失德者有之;在用权方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本位主义、法治淡化者有之;在律己方面,无视纪律、严人宽己、作风散漫、顶风违纪者有之;在谋事方面,不求作为、不动脑筋、不肯学习、浮在面上者有之;在创业方面,境界不高、劲头不足、效率不快、落实不力者有之;在做人方面,不讲团结、不讲民主、处世庸俗、双面做人者有之。当前,正在开展的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延展深化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仍是坚持问题导向,用“三严三实”着力解决这些“不严不实”问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三严三实”都是一把利剑,凡是“不严不实”的,就一定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之开刀问斩。还不收手搞腐败的,也要“三严三实”,坚决绳之以法、严惩不贷。
谢谦华 (注:作者系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 )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