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万多考生竞争2000余教师岗位
“英国小男孩要寄信给火星”成了语文专业的作文题;新媒体来袭,一堂英语课连板书都没有了,你怎么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了什么?……作为“新年第一考”的2016年南京新教师招聘考试昨天上午开考,10600余名考生参加了笔试。据了解,此次南京市城区加郊区新教师岗位超2000个,不过竞争依旧激烈。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璟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摄
考题速览
热点考到屠呦呦,本土题考到乌衣巷
“今年最大变化的是公共知识的3道简答题特别活。”苏文学校的刘老师介绍,教学目标的识别,过程性评价和教学行为的分析是今年最后3道题涉及的内容。考生必须对教学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把握,才能答好这3题。这也对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笔试科目和内容包括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本次笔试成绩是应聘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公办中小学新教师的必备条件。
记者在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考点采访发现,今年提前走出考场的考生不少。“今年题目比较常规,没有什么偏题、怪题。”来自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是“裸考”的,但是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考得很顺手。“今年考题中规中矩,考得比较‘专业’,联系时事热点的题目不多,就考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了什么,还是选择题。另外涉及南京本土的题目也不如以前多,考到了‘乌衣巷’。不过题目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据分析,2015年心理学内容首次增至10分,而今年题量、分值在此基础上继续上升,题目难度上也有所提升,这也意味着对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了多媒体却没了板书,请你谈看法
据介绍,今年的考题与老师专业知识和水平联系比较紧密。比如语文阅读题中考了冯骥才的文章《张大力》,要求考生从导语设计、板书设计到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三组问题设计,相当考验老师的课堂基本功。考的另一个阅读文本则是《猛虎与蔷薇》。
不过案例分析题中倒有趣了一些。其中一道案例分析题大意是说一位英语老师上课,频繁使用多媒体课件,结果一堂课下来,黑板上贴的也都是打印的纸条、图片等,根本没了板书。请考生从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学生学习以及多媒体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这道题我觉得挺好的,反映了引入多媒体手段以后,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南师大一位考生告诉记者,她个人觉得板书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板书的使用能够使得学生更便于理解教学内容,多媒体手段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该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另外一道考教育理解的题目也颇有匠心。大意是:学生被分成甲乙两组做练习,甲组前50次练习被告知成绩,乙组没有,然后调换。测试结果显示是:被及时告知做练习成绩的小组,后面的练习成绩就越好。“我觉得这道题主要的启示是教学要及时有所反馈。”一位考生分析说。
“英国小男孩要寄信给火星”成作文题
据了解,语文学科一直是新老师招聘的一个重点学科,今年仅四城区招聘人数就超过300个,吸引了很多考生报考。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报考语文专业的考生对今年的作文题充满了创作的热情。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这次作文题材料大意是:英国一个小男孩要寄信给火星,所以就写信给皇家邮局,想问一下把信寄到火星大概要多少钱。接到他的信后,邮局无法解答,竟专门去联系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让人意外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并没有简单打发这个小男孩,而是认真测算了以后,给出了答案。英国皇家邮局随后给小男孩回信,不仅告诉了答案,还详细解释了这么多邮费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男孩很开心地给邮局和美国航天局回信感谢。考题要求考生根据这个材料自拟题目写作文。
对于这个题目,很多考生都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是围绕‘童心’写的,我觉得做老师也要有一颗童心。”“我是围绕鼓励孩子的创造力,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不能打压孩子!”“我是拿‘平等’做文章,我们不能总是把学生当成小孩子,我们大人就要高他们一等。英国邮局和美国航天局对孩子的态度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我是从中外教育对比入手的”……这样一个题目,很有话题性,考生纷纷觉得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