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靖江2万多人次治疗睡眠障碍

21.03.2016  10:29

 

 

 

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充足的睡眠能让人精力充沛。人们常说“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但能睡个好觉成了不少人美好的愿望。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提醒全社会关注睡眠健康,提高睡眠质量,让美梦成真。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我市有睡眠障碍的群体正逐年增加。

 

睡眠障碍群体逐年增加

 

去年睡眠障碍人数增加近两成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知识的普及,市民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同时,健康意识也在提高,睡眠问题由此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当发现睡眠质量不高时,不少市民会选择及早就诊。

 

记者昨天从市二院了解到,近两年,我市的睡眠障碍群体正逐年增加,去年的患者人数比前年增加了近两成。去年,我市有2万多人次进行睡眠障碍的治疗。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重度睡眠障碍患者达到了300人次。

 

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睡眠质量不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市二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青松介绍,医院接触到的睡眠障碍患者多为轻中度失眠,如入睡困难,入睡时间短导致的睡眠不足,也有个别患者长期出现彻夜难眠的情况。目前,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病。往年睡眠障碍主要集中在白领、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群体,近两年的病例显示,睡眠障碍不再“紧盯”部分群体,而是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年龄层。

 

重度睡眠障碍

 

让她一夜只睡两三个小时

 

今年1月,五十多岁的张阿姨接受了乳腺癌手术。术后,张阿姨想到术后病情复发、昂贵的治疗费用等,内心开始焦虑甚至出现轻微的抑郁情绪。那阵子,她连续十多天一夜只睡两三个小时。

 

睡眠不足除了会让人出现头晕、头痛、情绪低落、烦躁等症状外,还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多种慢性疾病。过低的睡眠质量,已然影响到了张阿姨术后的恢复。为了治疗失眠,张阿姨自己到药店配了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可吃了很多药,收效却不明显。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后,张阿姨才知道自己这样的情况已经是重度睡眠障碍,除了吃药还要加上心理辅导。后来经过心理辅导后,张阿姨一晚上能睡七八个小时。二十多天后,她的焦虑情绪消失,失眠症状有了好转。

 

医生提醒,安眠药物不能随意服用,而且不可经常服用和长期服用。严重失眠患者应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得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鼾声震天却睡不香

 

夜晚鼾声如雷,白天瞌睡连连,连续好几天睡不到好觉,让王先生很闹心。王先生今年40多岁,体型偏胖。“可能是最近工作压力大,到了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王先生说,自己入睡后会打呼噜,虽然打呼,人却似乎没有睡着。第二天工作的时候,整个人也没有精神。医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立即对他进行了多导睡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王先生患上了中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据了解,在90余种睡眠疾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对躯体危害最大、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睡眠疾病。打鼾即睡眠呼吸障碍,这类人群表面看睡得很香,事实上,打鼾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严重打鼾还会妨碍正常呼吸,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

 

医生提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为肥胖、脖颈偏短的人群。治疗时,不能是简单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心理辅导、锻炼、音乐疗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干预。此外,患者自身还要减重、禁酒,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

 

智能手环测睡眠质量

 

只能作为参考

 

目前,市场上出现智能手环、手机程序等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设备,不少市民便选用这些智能设备来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

 

工作以后,90后男生小卢逐渐从“低头族”慢慢变成深夜“手机党”。去年,他买了一只小米手环,除了测试运动量,同时关注每天的睡眠情况。“刚开始,我也想早睡调整作息,可习惯了晚睡,早早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小卢说,手环上有显示睡眠起始时间和深度睡眠时长,他一直以为深度睡眠越长,睡眠质量越好。经过一周测试,他发现自己睡6个多小时的时候,深度睡眠时长是1小时58分,是最长的,但是白天精神状态却不如睡8个多小时的时候要好。

 

医生也表示,睡眠是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情绪、身体状态、睡觉姿势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智能手环仅靠光感和运动来判断佩戴者是否在睡觉,以翻身的次数区分睡眠的深浅度,不怎么靠谱。智能手环的监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睡眠质量好坏的依据。

 

科普:睡多久才合适

 

每天到底睡几个小时为宜?

 

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想利用周末“补觉”,没想到越睡越困。睡眠过少则会让人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力,抑郁、焦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最终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

 

到底该睡多久才合适?因人而异。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最新版的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比如出生至3个月龄的小婴儿,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睡,需要长达14至17小时的睡眠。1岁至2岁的幼儿每天需要11至14小时睡眠。6岁到13岁的学龄儿童,建议每日保持9到11小时睡眠。

 

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当睡8至10小时,处于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一天超过11小时的睡眠时间对健康不利。

 

对于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来说,每天7至9小时的睡眠最佳,6小时或10小时也行,但少于6小时或多于10小时都不推荐。

 

而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建议睡眠时长7至8小时。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时,通常他们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虽然长期低于建议睡眠时长,但他们却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你是否感觉很清醒,精力充沛。

 

要想一夜好眠,有什么好法子吗?睡眠专家给出了几条建议:

 

1.坚决别睡懒觉。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内部生物钟。

 

2.睡前别看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

 

3.卧室温度要降下来。一个凉爽的卧室有助入睡。至少要在睡前一个半小时洗完澡,用温水就好,千万别太热。

 

4.晚饭早点吃。身体需要时间代谢晚餐食物,否则易出现肠胃不适等,影响睡眠。下午3点后最好别碰咖啡。睡前喝一杯热饮,如热牛奶也可助眠。

 

5.定期运动。运动有助于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时运动,以防运动后身体过热,适得其反。

 

6.不要数羊。专家说,与其无聊数羊,不如关灯历数一天中发生的好事。

 

7.听音乐。舒缓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有助于睡眠。

 

8.定期换床垫。一张床垫使用到7年时,就要考虑换床垫了。

 

9.慎用助眠药物。各类助眠处方药物虽有助快速入睡,但会有各种副作用。尽量避免使用助眠药物。

 

10.吃早餐,沐浴早晨的阳光。光线和食物可让身体和大脑迅速从睡眠模式转入清醒模式。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