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05.05.2016  09:35

    毛阳君的母亲骑电动车在乡间机耕道上行驶时,路边停放的一辆汽车驾驶室车门突然打开,将她推倒在几米远的河床上,造成腿部粉碎性骨折。

  毛阳君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竟成镇三宝村村民。这事搁在以前,年轻气盛的他会立刻叫上一帮兄弟,赶到现场将涉事司机痛打一顿,再强迫对方赔偿。

  但现在不同了,毛阳君是三宝村的法律明白人,在村里听过多次法律讲座。如今自己家出了事,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司法所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调解,其母亲获得了3万元赔偿。

  “如果当时真动手了,纠纷一年半载都处理不完,还可能诱发民转刑案件。”竟成镇司法所所长陈炼钢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半个月不到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这是景德镇市培养法律明白人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自2012年5月起,景德镇市委政法委在全市开展“千名干警进千村帮万户、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活动,并组织3000余名政法干警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点线面培养2.6万余法律明白人 

  今年52岁的邹剑岗担任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铁炉里村村小组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培养法律明白人活动开展以来,陶瓷工业园公安分局将邹剑岗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与其对接的是园区派出所民警李长锋。

  基层群众普法工作相对单调,枯燥无味,因为面对的大都是普通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李长锋说:“如果法律明白人都说不出个道道来,村民根本听不进去。

  为尽快进入角色,李长锋一有空就指导邹剑岗学习民法、物权法、土地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刑法等法律条文。邹剑岗也很用心,不懂之处就虚心请教,直至弄懂弄通为止。

  去年11月,陶瓷工业园北汽新村村民因新村建设问题未与村委会达成一致,多次到园区政府和市政府上访。法律明白人邹剑岗和民警一道,反复向村民宣讲相关法律知识,并组织村民座谈协商,最后促使矛盾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和邹剑岗一样,昌江区鲇鱼山镇徐坊村村民徐术华在鲇鱼山法庭副庭长黄顺平的培养下,也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法律明白人,近年来运用法律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数十起。

  今年4月,景德镇开展首届十佳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邹剑岗和徐术华均入围20名候选人名单。

  “培养法律明白人,方法是关键,好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景德镇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周玉登告诉记者,在实践中,景德镇市总结出一套“点、线、面”三结合培养法律明白人的“宝典”。

  所谓的“点、线、面”,即点上,加强重点培养。在法律明白人培养过程中,注重工作着力点,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和任务,对重点对象推行“七必到必访”工作法,即村(居)民代表必到必访,信访户必到必访,矛盾纠纷户必到必访,邪教帮教户必到必访,刑释人员必到必访,发生刑事案件户必到必访,特困户必到必访。同时,注重与整治治安乱点结合起来,为化解矛盾、解决信访问题奠定基础。

  线上,推行巡回培养。“如果说干警‘进千村入万户’是一曲大合唱,那么‘巡回普法车’则是一串流动的音符。”周玉登说,全市通过巡回普法车等流动工作站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咨询、现场调解纠纷等形式,全面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面上,推行普遍培养。主要采取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主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正确引导群众理性维权,让法律明白人从“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扩展。

  截至目前,景德镇已形成由政法干警、法治志愿者、基层法律顾问等人员组成的法治辅导员队伍4255人,这支队伍共走访村(居)委会643个、村(居)民20121户,累计达11万余人次,同时建立培养点341个,培养法律明白人26563人,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9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起,成功率达95%以上。

 

                                              法律明白人助群众“弃访信法” 

    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瓷都。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各类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  三年前,因周边客运市场混乱,没有资质的私人运营“黑车”坐地起价,班次少不说,超载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凤岗村村民出行困难。少数不懂法的村民聚集在市政府门口拦大门、拉横幅表达诉求。

  村支部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即召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赶往现场劝导,引导上访村民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拦门堵路事件才得以平息。最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下,10路公交车开进了凤岗村。

  如今,凤岗村在政法干警的培养下,已涌现出20名法律明白人。受其影响,凤岗村上访人员大幅减少,一些老上访户也开始弃访信法。去年以来,凤岗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或治安案件。

  珠山区竟成镇樊家井是仿古瓷集散地,也是典型的城中村,由于地处市郊,社情民情复杂,以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樊家井村治保主任、法律明白人张军勇告诉记者,自开展培养法律明白人活动以来,群众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转变,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法。“比如火车站对面的征地拆迁,涉及樊家井100多户居民,安置补偿都依法有序进行,没有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事件”。

  “通过开展培养法律明白人活动,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成为常态,无理缠访闹访大幅度减少,拦门堵路等闹事苗头多发的局面得到扭转。”周玉登介绍说,在很大程度上,法律明白人帮助群众“弃访转法”。

  统计数据表明,近3年来,景德镇市群众赴省访总量每年下降30%以上,其中集体访下降41.4%;进京非正常上访每年下降80%以上,其中重复非正常上访下降74%以上,两项数据下降比例均列全省第一。

 

                                                常态化制度化打造瓷都特色品牌 

  在景德镇市法建办副调研员谷炳坤的案头,整齐地摆放着数十本厚厚的法律明白人档案。

  “全市法律明白人的信息资料、联系电话及培养单位都一一登记在册。”谷炳坤告诉记者,在各培养单位,也都建立了专门的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村一档。

  浮梁县检察院就有这么一本档案。记者随手翻开一页,看到上面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浮梁县经公桥镇港口村村民计淼根因妻子遇车祸瘫痪在床,多次找到肇事司机维权,讨要数十万元后续治疗费未果,致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县检察院检察长朱璀琳了解情况后,主动和计淼根一家结成帮扶对子。

  朱璀琳安排挂点该村的检察官江国协调救助事宜,帮助计淼根申请到交通肇事救助金3万元,并积极帮助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最终,该案通过调解结案。

  “计淼根也从一名法律维权人,转变成一名法律明白人。”朱璀琳说,为让干警下得去,明白人多起来,浮梁县检察院还建立了专门的干警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

  如今,法律明白人培养在景德镇已引向纵深。以检察系统为例,为使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覆盖、不留死角,该市检察机关实行检力下沉,组建了由公诉、预防、侦监、民行、控申部门干警组成的基层法律顾问队伍,采取分片挂点的方式深入村居社区,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

  “4年来,法律明白人培养已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打造成具有瓷都特色的政法工作品牌。”景德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雄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通过这项活动,力争在全市每家每户都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让法治精神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真正成为广大公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