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亮了年味来了 昨晚52万人夫子庙喜气洋洋闹元宵
龙虎网讯 又到正月十五,吃完元宵干点啥?出门,赏灯!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在低垂的暮色中汇聚起来。南京的夫子庙、老门东,苏州乐园、骆马湖畔、扬州的东关街上,游人如约而至。都说现在年味淡了、年俗远了,但花灯一亮起,人群里那股子热闹劲,就会让你感慨:这才是过年!
52万游客,相约夫子庙
虽然人还在办公室或者家中,但在微博和微信上,元宵夜灯会从下午就开始预热,TINTIN在朋友圈说,“每年都去夫子庙,每年都给挤成肉饼,但马上还是得出门。不去夫子庙看灯,这年就好像没过完整。”很快来了20多个点赞和评论。
年轻人是今年赏灯“主力军”。“我是第一年来南京上学,这么大规模的灯会平时看不到的。”南京林业大学大一学生孙睿和同学早早约定今天来赶热闹,“晚上还有课,大家是偷偷跑出来的。到灯会现场看一看,也算不留遗憾。”
“希望和媳妇留下美好记忆。”安徽小伙林立特意向公司请假,带着新婚妻子来夫子庙看灯。林立说,古代元宵节是青年男女约会,这次带妻子来赏灯,也算两人婚后首次“约会”,“我要把这些画面保留下来,给我的儿女、孙子们看。”
“对庙会、灯会等传统节庆的向往,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共同特征。你看,这盏灯多漂亮!”南京姑娘曾玲特意花了20块钱买了盏手工荷花灯,“大家平时工作压力大,这样的节日氛围让我放松。”
对安全的顾虑,终究没能阻挡对年味的渴望,加上此前媒体对今年安保措施作了很多宣传,还是有无数游客来到夫子庙感受年味。截至22:15,元宵节当日的夫子庙总人流量为52万人次。
花灯点亮了,年味就来了
昨天17时30分,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华灯初上,沿街的商户家家门前都挂起了色彩艳丽的红灯笼,把马头墙和石板铺成的街道照得透亮。尽管天气有点冷,但元宵节来东关街赏灯的人一点都不少。扬州市民唐先玲和丈夫带着孩子刚在小饭馆吃过晚饭,这会儿一边散步一边赏灯,孩子手里拎着一盏绵羊灯,兴致勃勃地走在大人前面。“东关街透着传统味,赏灯再好不过。”唐先玲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感受到过去元宵节的感觉,到东关街就全有了。南京游客张飞萌就是特地来东关街赏灯的:“没有夫子庙灯会那么挤,我挺喜欢小巷子里的灯会的。”
18点整,阜宁的白天鹅公园23组彩灯同时亮起,引得赶来看灯的群众一片欢呼,北门的主灯展处,红火靓丽,气势磅礴,不少看灯的人忙着拍照留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越来越多。三阳开泰、龙腾盛世、天鹅湖的传说、鱼跃龙门、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闻鸡起舞、孔融让梨、福娃拜年、元宵探源……一组组鲜活的组灯反映不同的故事,到东门时,舞台上的闹元宵正在上演,主持人正在和群众互动,猜出一个灯谜,引来一片笑声。
与此同时,“喜气洋洋闹元宵”活动在无锡惠山古镇拉开大幕。今年惠山古镇的元宵灯会以“穿越”为主题,工作人员穿着丫鬟、仆役、士兵服饰,跟着“乾隆爷”从老爷殿出发进行巡游,沿途欣赏古镇风光,派发皇帝福包。同时,各类卡通玩偶、魔幻小丑高跷、川剧变脸也为闹元宵活动增添了节日气氛。
今年苏州乐园第二届苏台灯会以“羊”为主题,配合冰雕、灯谜等游乐活动,重点展示了十几组精品灯组,规模虽小,胜在精致。18时,灯会正式亮灯,但游客寥寥,18时30分,园内实时人数仅409人。“天公不作美,去年大概有千把人,今年能有八九百就不错了。”苏州乐园运营二部经理吴祯艳颇有些惋惜。但出乎所有人意料,19时15分之后游客激增,半小时后已达 2500人。“大概是因为古胥门、金鸡湖灯会停办后,市区内再无大型灯会,仅剩的灯会因此而人气满满。”
安全落幕,期待明年更精彩
时近子夜,这个元宵节在江苏各地渐渐落下了帷幕。灯会的精彩还没有散去,深夜了,对灯会的回味还在微博、朋友圈里传播。发出“不够热闹”、“有点冷清”之类感慨的人不在少数。
昨天18时02分,记者来到以往设立在夫子庙西牌坊旁的传统秦淮花灯市场,却发现这里的近百个摊位已经空空荡荡,原来这里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清场,所以晚上来赏花灯的各地游客,想要在赏灯的同时,买上一盏传统秦淮花灯,并不容易。现场工作人员说,今年灯会的规模较往年有所减小,要走低调路线,不敢搞那么大了,怕出事情。
与往年灯会主会场的布置不同,今年的灯彩数量有所减少。为了给观灯人群留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主灯的尺寸也进行了控制。名叫魁星笔的彩灯是今年大成殿里的主灯,毛笔的造型确实很省空间。而这些小小的变化,也让看灯的人大呼“不过瘾”。网友“山风摄影”说,今年灯会有点冷,夫子庙灯会在布置上比往年少了不少,又遇春节雨水不断,观灯的游客也少了不少。网友“呼呼大睡的懒猫”则说,夫子庙灯会,没别的,就是人多。
“平安”、“没有意外”、“一切正常”、“OK”,从各地汇聚起来的安全信息,让管理者松下了一口气。确保安全和感知年俗之间的尺度很难拿捏。为了让群众感受年俗,这灯会肯定得办;但是为了安保万无一失,又要在很多细节上进行管理。期待明年的灯会,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更热闹、更有年味,这也是很多观灯者共同的感受。
本报记者联合采访 孙庆整理
来源: 新华日报 编辑: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