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未来三年将再建1.2万个“儿童之家” 为城乡儿童打造温暖的成长乐园
上午8点半,帮7岁的儿子陈天星在五里拐社区“在城长生活馆”登记完需要借阅的图书,杨女士把儿子留在生活馆安静的读书,自己就到附近的商场打工。
“自从有了这个生活馆,孩子每天放学后和周末都能来,有老师辅导功课,有他喜欢的图书可以借阅,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我和爱人在外工作也放心了”。在杨女士看来,社区“生活馆”试运行的1个多月时间里,“过去每天回家就窝在电视前”的儿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即将开始的暑假“让他每天都来这儿,我们也就放心了”。
五里拐社区位于合肥北端,是村改居回迁社区,常住人口3万多人,其中60%为流动人口。社区“在城长生活馆”,是今年安徽省、合肥市妇联在庐阳区新打造的两所“儿童之家”之一。
“按照习总书记对促进儿童成长作出的系列指示精神和‘两纲’要求,要在2020年前在全省90%的村、社区建成‘儿童之家’,为广大儿童和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实效性的保护和服务”,省政府妇儿工委办主任张若平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目前全省已建成‘儿童之家’4000个,未来三年将再建1.2万个”。
据张若平介绍,目前在合肥市龙王社区和五里拐社区打造的两个“儿童之家”,“选址上完全根据地域特点与家庭和儿童的需求。两个点都地处城郊,家庭收入不高,流动儿童家庭的父母也多为工作奔忙,陪伴孩子时间有限,家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对社区家庭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迫切”。
与过去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成后缺少专业人员管理、难以保证活动开展的可持续性不同,两所新建成的“儿童之家”,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北京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运营,每个馆有两位专业社工负责日常工作和活动开展,每年开馆时间超过300天。
在“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岳看来,要想保证‘在城长生活馆’在三年项目期结束后,仍可以以专业的社工理念和方式继续运营,不光需要人员、资金的支持,还需要有专业的社工组织和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所以,在进入合肥后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常青藤”已帮助孵化成立起庐阳区常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的社工事务所,既可以解决‘生活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来也可以为社区周边提供创业、就业机会”。
在今年1月已经开馆试运营、3月正式开馆的龙王社区“在城长生活馆”,记者注意到,占地100多平米的活动场地,布置简单却温馨舒适;适合儿童使用的圆角书桌椅充分考虑到儿童安全;包括《鸟类王国》、《神奇的小金鱼》等在内的数百册绘本、图书,都是儿童所爱,借阅率很高;工作人员常态化联系非遗传人、大学生志愿者,平均每月都会组织10次以上的活动,“在试运行的1个多月时间里,已有效登记家庭100多户,举办活动及课程20多场,累积服务时长500多小时。在之后两个月的暑假里,随着家庭需求的增加,这些数字将迅速攀升”,龙王社区生活馆负责人李方方说。
“按照全新理念打造、建设城乡社区儿童之家,为城乡儿童打造一个身边的温暖乐园,打通服务儿童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未来三年全省儿童之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张若平告诉记者:“‘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已列入今年省政府督查范围,计划纳入明年的安徽省民生工程。”
目前,新建成的两所社区“流动儿童之家”及其服务和运营模式,也已经成为全省各地儿童之家建设的“样板”。6月25日-28日,在省政府妇儿工委办举办的全省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培训班上,由专业的社会组织负责社区儿童之家的运营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社区自治模式的经验分享,以及深入两个社区“流动儿童之家”实地学习、调研,成为其中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