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公安局部署开展了民安宣传“五进”工程,与传统宣传方式相比,本次“五进”工程由市局统一牵头、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做到公安宣传滚动推进、持续不断,努力实现目标受众全覆盖。而且,针对不同的受众,将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同时,在宣传媒介上,做到“七大单元”同步实施:一是传统媒体单元。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特殊优势,通过刊发通讯和专刊、组织连续和追踪报道等形式,提高宣传深度、广度和鲜活度。二是新兴媒体单元。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群众发送安全提示、法律法规等内容。三是“窗口”显示单元。利用公众聚集场所户外大屏、LED显示屏、楼宇电视播放宣传提示;在电影院、网吧、KTV开机、开映前播放公益广告,大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四是公安文宣单元。编排一批节目,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演出。五是社区警务单元。张贴防范提示,社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宣教活动室。六是学校宣传单元。联合市教育局,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宣传教育。七是企业宣传单元。成立派出所民警为主体的专职宣传队,定期向企业开展至少一次宣传活动。
老太太被骗30万真实案例编进相声节目
日前,南京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来到玄武区小卫街社区,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提醒居民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活动中,警官艺术团表演的《防不胜防》相声节目,阐释了警方民安宣传“五进”的初衷。该相声节目取材自南京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一名老太太接到骗子电话后,误信儿子出了车祸正在抢救,她不听银行和民警劝阻,在ATM上偷偷汇出了30万元现金。
“公安机关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警情,发现电信诈骗、火灾事故、交通意外、毒品犯罪警情量最多,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感、满意度。”南京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背景下,南京市公安局党委决定部署平安防范宣传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有效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广场宣传活动是民安宣传“五进”工程的载体之一。下一步,南京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各分局、派出所等还将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家庭、单位,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案例,让市民远离毒品防侵害,防火防骗防意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派出所的专题防骗讲座
为了深入推进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多家派出所对辖区内多加银行,企事业单位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讲座,最大程度的减少居民经济损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派出所民警首先将近期辖区内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了通报,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过程,并对电信诈骗的特点、手段和群众受骗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防范措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随后,教导员特别强调银行在电信诈骗中所处的重要性,经过对以往电信诈骗案件的分析,诈骗分子会想方设法的让受害人汇款,银行员工一定要有比客户更高的警惕性,防止诈骗分子在银行汇款环节中得逞,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客户经济损失。民警还提醒大家对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要有新的认识,在银行柜台和ATM机的醒目位置张贴防电信诈骗宣传画,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构筑起牢固的防范电信诈骗的围墙。
专题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为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强化宣传力度,市公安局有关部门领导走进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广播传媒中心,与台方共商民安宣传合作事项。商谈中,警方介绍了南京市公安局开展民安宣传“五进”工程情况,当前通讯网络诈骗趋势、手段以及对市民造成的危害,希望双方大力合作,借助电台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防范宣传。广播传媒中心领导表示,台方将全面提供广播资源,全力配合市局做好民安宣传“五进”工作。同时,将通过省电台具有200多万粉丝群的新媒体平台,强化防范宣传推广。
6月7日,由市公安局与省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防范通讯网络诈骗专题微信公众平台《辩诈》栏目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