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本是女儿节并非情人节 南京早有灯船之俗

09.08.2016  17:09

今天是七月初七“七夕节”,如今这个节日已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记者采访民俗学者得知,在南京人的传统中,“七夕”和爱情、情爱并没有多少关系,它是“女儿节”或“少女节”,并非“情人节”。不过,民俗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专家认为,给“七夕”添加上和爱情有关的新民俗,未尝不可。

女孩子们七夕“乞巧

主编了《南京民俗志》的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先生说,七夕节其实是“女儿节”或者“少女节”,在过去是待字闺中的女孩子过的节日,主要民俗和女孩子们期盼手巧、比赛手艺有关。

民国学者潘宗鼎所著《金陵岁时记·七夕乞巧》记录:七夕节前一天,女子们会取来一个水盂,在烈日下曝晒,使得水面晒出“油皮”,也就是在水上晒出一层油膜,然后截取斗蟋蟀的草,像水针一样,浮在水面上,不要让草沉下去。草的影子在水中投射出不同的形状,“如珠、如伞、如箭、如笔”,据说根据不同的形状,可以判断出吉凶。

潘宗鼎认为,这一习俗起源于定都南京的南唐时期,当时李后主过生日,正逢七夕,宫女们用这种方式来庆祝。

民国时期南京籍学者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对南京“乞巧”民俗也有记录,稍有不同的是,他记录的“乞巧”仪式,使用的不是“”,而是针,能否“乞巧”成功,主要看针影投下的不同形状。

七夕的雨,牛郎织女的泪

陈济民告诉记者,过去南京女子特别看重“七夕乞巧”,特别是以云锦为业的女子,她们通过这个仪式,向织女祈求巧手艺。另一方面,也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预测。女孩子们在七夕这天举办“乞巧会”,这个习俗可能滥觞于南朝,一直流传到近代。

岁华忆语》还记录了一些已消失的南京七夕民俗:过去,南京人认为,七月初七多半会下雨,这雨是牛郎织女分别时流下的泪水,能用来“洗车”,洗的当然不是汽车,而是古代的板车、牛车。

以前过“七夕”,家家户户的小孩子还要供奉牛郎和织女,他们把瓜、茄子雕刻成灯,或雕出花鸟形状,或在上面镌刻诗句,非常生动。

陈济民介绍,七夕还有“吃巧果”的习俗。女孩子们把面捏成果子形状,炸成各种点心,成为“巧果”,吃掉巧果,叫做“吃巧”,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赛巧”。

七夕坐灯船,秦淮河成“天河

中华节日风俗全书》则提到,过去七夕节,“南京有灯船之俗,秦淮河上尤盛”,也就是说七夕晚上,很多人都要到秦淮河上坐灯船,凑凑热闹。清代学者魏源特地写了《秦淮灯船行》 长诗,歌咏这个金陵风俗。《岁华忆语》和《金陵岁时记》等民俗著作中也有提到。

为什么南京人要在“七夕”这一天纷纷坐灯船呢?专家介绍,南京旧时流传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个人住在海边,每年八月,他都会看见一个木筏从海上漂来。某年八月,木筏再度漂来,他登上木筏漂在海上,数日以后,木筏竟然将他带到了天河。这一日正逢七月初七,此人幸运地见到了牛郎织女。

也许是受这个传说的影响,南京人七月初七泛舟秦淮河上,正是模仿这段故事,希望借此见到牛郎织女,为自己带来运气,秦淮河也因此被人们比作了“天河”。

爱情民俗让“七夕”更有生命力

投针乞巧、赛巧果、吃巧、坐灯船……这些都是过去南京人过“七夕节”的传统民俗,再加上在外地流传的穿针乞巧、喜蜘应巧、染指甲、兰夜斗巧、拜魁星等民俗,可以发现,传统七夕节的民俗,和爱情几乎没有关系,更像是一次少女们的嘉年华。

这两年来,由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被贴上“中国情人节”的标签,七夕成了个爱情的节日。

有人反对,认为应还七夕的本来面目,恢复传统民俗。民俗专家陈济民先生和记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从古至今,民俗就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传统意义上,七夕固然是一个“女儿节”,如今给它增加点爱情的调料,也未尝不可。这就像春晚一样,才出现30多年,就已经成了春节新民俗。

陈济民先生认为,和爱情有关的新民俗的加入,“七夕”会更有生命力,但这也有个前提,就是不要忽视了“乞巧”、“吃巧”等存在数百年的七夕传统民俗。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