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警花“丁姐”扎根社区10年 为36户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天
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讯(通讯员苏宫新记者杨丽)“我找丁姐,请她帮忙给孩子上户口。”“我找丁姐,隔壁房子建到我家地上了。”“丁姐不在?你把这篮子鸡蛋给她”……这个“丁姐”,就是80后的宿迁市公安局卓圩派出所的副所长丁一。10年前警校毕业后,老家在云南楚雄的她被分配到这儿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从此与百姓结缘。在家人支持下,10年间丁一自掏腰包近10万,帮扶36户困难家庭,照顾7名孤寡老人,结对资助8名贫困儿童,认下一大帮“亲戚”。她曾荣获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宿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用心工作:离家1年多“失足浪子”走上正路
“丁姐工作细致入微,她把负责的社区制成了图,组怎么分布、哪家在什么位置、路怎么走,一清二楚。”2012年,丁一从卓圩社区调换到槽坊社区,她将“十字管控法”的整套资料都送给了接任民警季增超。
十字管控法、四色管理法是丁一摸索出来的。卓圩派出所所长朱建文说,丁一将住户和经营场所定位,反映在自制图表,就像十字坐标那样,精确、清晰。每个经营场所,不仅记录法人信息,还附有门店照片,并根据经营性质分为四种颜色,非常方便,这都是她一户一户跑出来的。
刚到社区,丁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白天没人就晚上来,了解家里情况,发放联系卡,让有事及时找她。走访时,丁一设置了为民服务流动警务点,开通飞信、QQ等方式,密切与居民们联系,宣传法律知识、发布警方提示,认真倾听意见改进。“一次警民恳谈会上,有村民提出农村小路上巡逻车去得少,没那么多安全感。你猜怎么着?第二天晚上,丁姐就带着联防队员,巡逻到了每个村民小组。”槽坊社区的闫老汉说,要不是她,儿子恐怕至今还在外面惹是生非呢!
原来,早年闫老汉的儿子长期混迹社会,因为打架斗殴几进几出监狱,与妻子闹矛盾,离家出走。妻子心灰意冷,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提出离婚。一年多来连儿子人影都见不到的老两口,向丁一求助。“是丁姐给找回来的,是丁姐讲法、讲理、讲面子让他回心转意,写下保证书,走上正路。现在儿子在工地工作,每月也能赚大几千块……”闫老汉有说不尽的感激。
“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主要来自这些琐碎小事的处理结果。”丁一说,社区工作遇到的事情多种多样,大多很琐碎,但是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庭,却无一例外都是“天大的事儿”。“所以,我尽最大可能,为大家处理好每个问题、做好每件事,守候他们的幸福。”
真心帮扶:有了她,8名贫困儿童不再为上学愁
“弟弟在读书,成绩很好,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多亏丁姐!”穿着崭新的保安制服,石勇(化名)告诉记者,丁一让他也继续读书,可是他已经成年,是大人了,必须担负起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的责任。
2011年底,石勇父亲不幸溺水身亡,而在此之前,母亲早已离家出走,只剩下两个多病的老人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老人家成天抱着儿子遗相抹眼泪,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丁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隔三差五往家里跑,帮这帮那,忙里忙外,比在自己家里还勤快。2012年春节,新婚的丁一没回云南娘家过年,也没到婆家,而是跟丈夫拎着年货来到石家,让这个贫寒之家过了一个暖融融的春节。
徐凯是个残疾少年,父母外出工作后,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越来越不爱说话,脾气也越来越古怪。丁一知道辖区还有这样可怜的孩子,就经常到家里陪他。“跟我聊天,给我买玩具,教我认字,还经常帮我做腿部按摩。残疾鉴定也是丁姐带我去做的,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徐凯认真地说,“丁姐就是我的亲人!”
“学费是她交,课业是她来督促,她是真的关心我们家!”槽坊社区居民张宜桂与养女相依为命,因为他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孩子又小,家里没有收入,只有一间旧房。“人也住,牲口也住,孩子只能趴在小凳子上写作业。”丁一看得心酸,也结成对子,由自己来帮扶。
小桂云是丁一认下的小姐妹,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丁一资助的,后来考上大学,面对上万元的学费,丁一慷慨解囊。小桂云读大学期间,她的爸爸脑后生了肿瘤做手术,都是丁一亲手操办和照顾的,对小桂云只字未提。最让这对父女惊喜的是,小桂云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丁一主动向局里汇报,在局领导支持下,桂云到分局做了一名文员。
在丁一的办公桌上,有一叠厚厚的“爱心档案”,记录着她帮扶过的和正在帮扶的每个贫困家庭孩子的成长点滴。记者了解到,过去10年间,丁一结对资助着8名贫困孩子。如今,他们中有的工作了,有的在读中学,还有的已经考上了大学。“我也是母亲,看他们成长得好,我从心底里高兴。”丁一平静地说,她会继续努力,帮助需要的孩子,呵护每个童年。
贴心照顾:“丁姐”成了7名孤寡老人的闺女
“你来啦,丁姐!没把宝宝带来啊……”槽坊社区的罗凤英老人将近90岁了,眼睛早就花了,但她老远就认出了走近的丁一,热情地打招呼,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闺女。这个社区的男女老少,都爱管30岁出头的丁一喊“丁姐”,这些老奶奶也不例外,“喊‘丁姐’觉得亲。”
这次,丁一听说老人身体不舒服,特地赶来的,要带她去医院,但老人怎么也不去,说已经好了。“你哪次来都大包小包,我不要你花钱了。”罗凤英老人可不愿再让“丁姐”为自己破费,“你不要收拾了,闺女,过来歇歇。”“你听我说,闺女,我身体好,我要抱宝宝……”老人说个不停,丁一笑着听并点头。
“老人家就剩一个孙子,也不正干,常常不在家,我这几天还要找他谈。”丁一告诉记者,在她服务的社区里,还有许多像罗凤英这样的老人。“人老了,特别需要人陪,我有空就勤走动,找他们说说话,看家里缺什么也捎点过来。“每家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老,能照顾就照顾着点!”
勤走动,让丁一成了社区里老人们共同的“贴心小棉袄”。已是耄耋之年的卓大妈,原本与儿子相依为命,哪想前两年儿子因病去世,老人悲痛欲绝,生活孤苦无依。丁一就常陪老人聊天、帮着干家务,农忙季节还会同村民一起帮她收割庄稼。有了丁一,卓大妈生活又有了色彩,她常常大声告诉别人,自己又多了个好闺女。这些年,丁一帮扶了36户困难家庭,照顾着7名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成了她们共同的闺女。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