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创新技术成为国际标准究竟有多难?

19.12.2015  00:02

  新华网杭州12月18日电(记者许晟、张钟凯)“保有最好标准的人才能存活下来。”“所有设备要互联互通,没有标准将会乱套。”……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技术与标准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会场外传来捷报,一项由中国企业研发的、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被纳入国际标准,成为中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领域的首个国际安全标准。

  这项名为TRAIS的物联网安全技术,由陕西西安的西电捷通公司研发,能够提供空中接口安全服务,可抵抗RFID领域所面临的标签伪造、数据被窃听、篡改等安全威胁。

  “例如你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卡具有无线刷卡功能,TRAIS技术可以保护你的ETC卡不被伪造,不被盗刷,从而保护你的个人财产免受损失。”西电捷通公司总经理曹军说,物联网时代的安全,需要考虑保护信息、物品,以及人的安全,而满足这些需求,必须从网络基础层面开始着手。

  这是中国企业在物联网安全标准领域的一大步,对中国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殊为不易。

  西电捷通自2005年开始,组建了一个16人的技术团队,专门负责TRAIS项目的研发。

  对西电捷通来说,研发出了技术还只是开始,更难的是让技术得到国际认可,成为国际标准。

  早在2011年11月,西电捷通研发的TRAIS技术就以中国国家成员体名义,向国际标准组织(ISO)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提交技术提案,供国际社会讨论。

  通常来说,国际标准组织(ISO)制订标准有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文本经过投票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整个标准制定过程大概需要36个月。

  “这项技术在工作组草案阶段、委员会草案阶段都进行了三次投票,这把标准确立的时间至少拖后了一年。”西电捷通副总经理黄振海说,团队遇见的困难远不止于此,他和团队成员甚至几次被变相拒签,错过相关委员会的讨论会。

  今年6月至8月,TRAIS技术标准项目进行了最终国际标准版草案阶段投票,以15票赞成、2票反对、16票弃权的票数,获国际标准委员会通过。

  “技术是谁研发的、标准才有可能是谁的。掌握了技术标准,安全就掌握在那里。”曹军说,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强国等角度看,先进的技术及其标准是核心手段,也是唯一路径。

  点击查看专题

  原标题:一项创新技术成为国际标准究竟有多难?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