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翻开母亲生前日记,发现一位民警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段特殊的“母子情”
7月26日,是南京市民朱海波女士的母亲束静老人逝世一周年忌日。前不久,朱海波在家整理母亲遗物,发现了母亲的多本日记,其中3本中竟有60余处提到民警杨海波。每一次提及都充满感情地记录了杨海波对老人的无私帮助。
“杨海波是鼓楼公安分局阅江楼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与我们一家非亲非故。”7月26日上午,朱海波告诉记者,“我知道这些年杨大哥为我母亲做了很多事,但是不知道有这么多、这么细。我仔细看了这3本日记,一边看一边把写到杨海波的段落用红笔一行行划出来,一边划一边哭。”
“看完,我真的是泪流满面。”朱海波说,“杨大哥对我母亲的帮助,比我这个亲生女儿做的都要好!”
凌晨3点,杨警官帮老人追回房租
“今天杨警官凌晨3点帮我找到了租客,拿回了租金,困扰我大半年的事情总算办好了。杨警官为这事跑前跑后,特别尽心,特别让我感动。巧的是杨警官居然也叫‘海波’,竟和我的女儿同名,真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摘自束静女士2007年9月7日日记
杨海波和束静老人的初识,缘于一起住房租赁纠纷。
2007年6月21日,杨海波在派出所值班,一位老太太走了进来。她说女儿长期在外地工作,在建宁新村的一套房屋出租了,委托自己收房租,可是已经快有两年没收上来了,打租客电话打不通,上门也没人应,没办法只好报警。
这件事属于民事纠纷,正常应该走法院讼诉程序,可是杨海波看老太太一把年纪了,打官司太折腾,便揽下了这桩“闲事”。
经过反复调查,杨海波发现该房租赁协议上的租客早已将房子转租给了他人,而且转了3次。现在的租客是个在KTV上班的年轻女孩,不是每天都回来,即使有时候回来,也是在凌晨了。
杨海波辗转找到租客的一个邻居,请他看到有人回来就打电话通知自己。这期间,杨海波也曾利用值班时间跑去碰运气,一天最多跑过4趟,但都吃了闭门羹。大约两个多月后,一天凌晨1点多,杨海波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人回来了。杨海波那天正好值班,立刻开车前往。谁知对方警惕性很高,就是不开门。无奈之下,杨海波只得把束静接来,租客才勉强开了门,但只肯让老太太进门。谈了约半小时,女孩又称身上没有现金,要第二天取钱交房租。“明天老人又找不到你怎么办?”在杨海波的坚持下,租客最终当场去ATM取钱把房租、水电费都补上了。
经历过追讨房租这件事,老太太对杨海波的信任和好感油然而生,杨海波对老人也逐渐熟悉起来。老人的丈夫2000年就去世了,独生女儿朱海波长期在外地工作,老人在南京除了一帮老年大学的同学外,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圈子,很孤独。于是,杨海波开始有意识地关心、走进老太太的生活。约一个月后,束静被女儿接去昆明住了大半年,临走之前,她把南京两处房子的钥匙都交给了杨海波,还从昆明寄了一封委托书回来,委托杨海波全权处理租房事宜。
老人的家里有个大院子,很多花花草草还是老人的先生生前种下的,所以她很在意。杨海波每个星期都会挤时间去给花草浇水,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向老人“汇报”情况,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起来。
意外的生日宴,老人感动得哭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十月份又要过去了,杨海波今天来看我,其实他很忙……只要他身体好,工作顺利,生活快乐幸福我就高兴。当然,若能经常来玩玩,说说话,我也特别高兴。”
——摘自束静女士2009年10月30日日记
只要束静回到南京,杨海波一定会抽空去看她。老人家里的抽水马桶几次漏水,都是杨海波修好的;客厅有一块地板革翘了起来,因为担心老太太被绊倒,杨海波细心地买回了一块修补上……有时杨海波会去钓鱼,老太太说以前老头在的时候她会陪着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以后,杨海波的钓友们发现他多了一个“跟班”。
春暖花开的时候,杨海波也会带老太太去郊外踏青,金牛湖畔、江宁谷里薰衣草园里,都留下了这对“母子”的身影。
也有时什么都不做,就和老太太聊聊出警的趣事或者微信里好玩的事……
2010年4月18日,是束静虚岁70岁的生日,恰好那时候她回到了南京。杨海波准备给老太太一个惊喜。
“我们都知道她有个‘干儿子’,是个警察,对她可好了!”束静老年大学的同学杜鹃告诉记者,“一个独居老人,丈夫不在了,女儿不在身边,平常也许没什么感觉,可到了生日这一天,会触景生情,特别难过。杨警官特别细心,早早地就订了酒店,买了蛋糕和鲜花,邀请我们十几个老年大学的同学一起去给束静过生日,还送了一幅国画给她作为生日礼物。那天束静都感动哭了,她好福气,让我们羡慕啊!”
老人日记:这样的“儿子”哪里找
“端午节快到了,杨海波今天特地为我买了两只老鳖,还有鸭蛋、粽子等等,还亲自做了老鳖汤。这样的儿子哪里找,就是亲生的又怎么样,不是亲生似亲生,我深有感触。此时此刻,我感动,更是幸福。”
——摘自束静女士2012年6月18日日记
2010年年底,老太太感觉胃不舒服,于是从昆明回宁看病。
老人先找中医看,说是贫血,要多吃红枣、红豆,杨海波就去超市给她买。吃了一段时间感觉还是不行,杨海波就带老人去二附院做胃镜检查。医生以为是杨海波的妈妈,悄悄跟他说,你妈妈情况不太好。2011年5月,在杨海波的陪同下,束静被确诊为胃癌。
2011年6月,老人在鼓楼医院做了手术,切掉了五分之四的胃,胃动力基本消失,情绪很不好,不想讲话。杨海波只要晚上不值班,下班后就去医院看她。
“妈妈生病以后很多东西都吃不下,但独独爱吃香椿头炒鸡蛋。只是她一个人住,买多了吃不了浪费。杨大哥就到处打听哪里有香椿苗卖,最后从别人院子里找到3棵,移栽到我们家院子里,妈妈想吃就随时都可以吃上了。”朱海波回忆说。
老人生病以后眼神更不好了,杨海波给她准备了一部老年人专用的大字手机,手机上还有110、120一键联通功能。一直到去世,老太太都在用这部手机。
2014年7月,束静癌症复发入院治疗,在与病魔抗争一年后,她最终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弥留之际,老人把女儿叫到床边,虚弱地说:“我说走就走了,‘大海波’这些年对我很好,你要多照顾他,把他当亲哥哥一样,你也没有哥哥,没有兄弟姐妹,有什么事多跟大哥商量。”
2015年7月26日23时30分,束静与世长辞,后事由杨海波一手操办,从殡葬到接待亲友,里里外外。那段时间,杨海波瘦了一圈。
“8年啊!杨警官和我妈妈没有血缘关系,萍水相逢,却给了我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成了我妈妈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所做所为甚至超过了我这个亲生女儿。在这样物质化的社会,还有人对人如此真心,什么都不图,这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特别善良、温暖的一面!”
“杨海波今年57岁了,不图名不图利,他为束静女士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一种朴素的情感。而且,他是所里的治安民警,不是社区民警,可以说他为老太太做的一切都是分外事。”阅江楼派出所教导员尹剑对记者说。
“我是一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别人找到我,就是一种信任,我要尽可能地去办。我和老太太之间是缘分,也是情分,没想到老太太把这一切都记在日记里了。今天是老太太的周年忌日,我一大早就和朱海波一起到墓前去看过老太太了,和老太太说说话,就像她活着的时候一样……”杨海波对记者说。(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