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一批“国字头”图书馆文化馆今年底将陆续启用
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讯 (记者 郭言 通讯员 朱瑞 吴亚芳)昨日上午,在宿豫区豫新街道雨露社区活动中心的练舞房内,伴随着动感音乐的节拍,家住浦东国际花园的56岁居民刘佃民和舞伴们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自从社区活动中心建起了练舞房,我们跳舞有了固定地方。”刘佃民笑着说。
在雨露社区活动中心,每天都有不少居民聚集于此,流连于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家庭健身馆、棋牌室、演艺吧……如今,随着社区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居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逐年增加
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政策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走进街道、社区活动中心,或饱览群书,或吹拉弹唱,或锻炼身体……
目前,我市所有街道活动中心都已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社区活动中心已建成164个,向市民提供图书阅览、免费上网、体育健身等服务,并举办市民文化活动指导、开设市民学校课堂。我市计划于年底实现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达85%、“十二五”末实现全覆盖。
社区是城市基层自治组织,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风向标和展示台,更是城市文明创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文化,要求各县区政府要以完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为工作重点,解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
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广新局局长武倩说:“‘十二五’以来,按照市政府对社区文化工作的部署,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街道文化设施‘三个一’(一个综合文化站、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一个主题公园)和社区文化‘五个一’(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个社区文化广场、一个文化宣传长廊、一个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工作。”通过强力推进,如今我市城镇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
一批“国字头”场馆将陆续启用
“新馆按照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一级图书馆相关功能要求建设,目前土建和装修工程已经竣工,正在进行机房数字化改造和设备集成,预计年底可正式对外开放。”市图书馆馆长马志春告诉记者,新馆建成后,藏书量超过30万册、订阅报刊1800余种,拥有阅览桌位400套,每天可接待读者2000人次,可为群众提供报刊阅览、少儿阅览、地方文献阅览、工具书阅览、电子阅览、综合图书借阅以及学术报告、公益展览、读者自修等服务,并设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盲人阅览室,在为读者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的同时,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文明不断延续的有力保障。记者了解到,不仅市图书馆将入驻新馆,市区还有一批文化馆和档案馆也将迎来自己的“新生”。“市文化馆正瞄准国家一级馆的创建目标,从面积、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升级’,目前已进入整修阶段。”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说。宿城区档案馆新馆已经投入使用,正默默地记录着宿城区发展的点点滴滴;宿城区文化馆内舞蹈室、剧目室、练功房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将助推宿城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宿豫区档案馆也将对原有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增加档案存放空间。
据了解,至今年底,这批“国字头”图书馆文化馆将陆续启用。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将全覆盖
“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是我市“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我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初步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9%。
目前全市共有6个公共图书馆,其中沭阳县图书馆、泗阳县图书馆和宿城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新馆将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符合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全市有6个文化馆,其中泗阳县文化馆、泗洪县文化馆和沭阳县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市文化馆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于今年底完成,改造后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市有6个博物馆,市博物馆新馆于2013年底已正式运行对外开放。
自2006年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工作,2008年完成了104个乡镇文化站的新建、改扩建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2009年在省财政的支持下,我市地方配套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1380个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实现了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全市投入500余万元建成6个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104个乡镇(街道)基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目前全市1413个村(居)也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全覆盖。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