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园区智慧农业齐步走 一个“大脑”指挥五大重点农业园区
中国江苏网3月22日讯 相城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阳澄湖、望亭、北桥、黄埭、渭塘五大重点农业园区的智慧农业正在“齐步走”。日前,该区级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完成了一期工程,将一个“大脑”指挥五大重点农业园区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近年来,相城区坚持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利用重点园区连片规模大、基础设施好、生产水平高等有利条件,依托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移动等信息化科技研发、无线应用载体平台和飞速发展的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在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望亭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先试先行,发展智慧农业。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特种水产养殖为主要特色,建成并启用了集智能化管理平台系统、质量追溯、智能控制、远程诊疗等于一体的“六位一体”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今年获授省农林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望亭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设施蔬菜和优质水稻生产,规划建设集大田作物、设施蔬菜、农机调度、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全程追溯于一体,同时具备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及虚拟体验等功能的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苏州市智慧农业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在发展智慧农业中,相城区着力优化提升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区农业部门建立了水产养殖技术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将全区水产养殖大户、合作社、规模化基地、园区纳入服务范围,结合生产季节,及时发布技术指导、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信息,去年发布信息40次,短信8000余条。 找了几个专家,反复看片研究,又做胃镜、切片活检,医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贲门胃底癌3期B型,已经属于中晚期了。“住院”、“开刀”、“化疗”,这几个词语不停地出现在端木钢的耳朵里。他崩溃了!带着自己的诊断书,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开着车,最后,在南门路上,他把车停在了路边,将自己锁在车里,放声痛哭。
此后的一个星期,是端木钢人生中最纠结的七天。家里人知道了他的病情,都十分焦急,让他马上去开刀治疗。住院手续办了,端木钢却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开刀?”他上网查资料、找专家咨询,最后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决定:放弃开刀治疗。“医生说,像我这样的病症,最多只能活一年。我仔细想过了,其实开不开刀,结果都应该差不多。我决定不开刀,好好生活,只要活到一年多一天,我就是赚到了。”端木钢的想法很简单,超常的淡定心态令人惊讶。
不治疗、不吃药,端木钢以他自信、豁达、开朗的个性,开始了“带癌生存”的别样人生。虽然,从表面上看,他和平常人没什么不一样,但体内藏着的癌细胞危机四伏。2013年6月,他到医院做了一次复查,结果显示,癌细胞已在肝脏、胰腺、腹腔等多处扩散。“从那之后,我就不再去医院复查了。与其在这上面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做点事情,享受人生,享受生活。”端木钢说。
偶然机会走上公益之路“一元公益蔬菜”送进特困家庭
患病前,端木钢是园区一家外资物流公司的一名高管,有着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妻子,还有2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突如其来的病症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一下子陷入困境:“企业与我解除了劳动合同。我没有了任何的收入来源,只能靠家里的积蓄生活。”端木钢说。
癌细胞隐藏在身体里,端木钢却感觉不到任何不适,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失业了,无事可干的他“闲得发慌”。一次和朋友的偶然聊天,他第一次听到了“公益组织”这一个名词。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的一名社工告诉端木钢,现在社区的助老、帮困工作仅靠政府部门来做远远不够,社区里很需要有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来协助政府开展工作。一番话让端木钢有了重新创业的想法,“因为做过物流,我知道‘最后一公里’服务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能依赖街道社区这个介质,通过公益组织把那些困难居民需要的服务送到家门口,那应该是件好事。”
社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买菜是个难题,2013年,在双塔街道和二郎巷社区的帮助扶持下,端木钢的“一元公益蔬菜”项目启动了。项目资金来自家人无条件支持的24万元,街道提供场地,端木钢又找来蔬菜供应商合作,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平价蔬菜,而且还为二郎巷社区里的10户特困家庭每天送上三份“一元蔬菜”。随着项目在姑苏区相关街道及社区的全面铺开,端木钢还聘用了30多个社区里的困难或轻度残疾人员当营业员,为他们增加收入来源。“一元蔬菜”惠及的特困家庭也增加到了263户。当看到困难老人捧着免费送来的“一元蔬菜”,一个劲地向自己致谢时,端木钢感觉到了公益的力量。“那时,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身价值。”做个公益人的念头开始在端木钢心中坚定起来。
吞咽困难每天只吃一顿饭
直面人生用爱服务老人
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的注册成立,是端木钢公益之路走向规范化、社会化的标志。公益社成立后,主要服务双塔街道辖区的老人。2014年元旦,作为苏州首家承接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和服务的社会组织,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又从双塔街道“手中”正式接过了管理辖区三家日间照料中心的“接力棒”。为辖区160多位老人提供一顿午餐,还要为老人提供娱乐、保健、心灵慰藉等服务,端木钢几乎天天“泡”在社区里,围着爷爷奶奶们转。而老人们也逐渐把他当成了亲人,“几天不见端木钢就会很牵挂。”82岁的李文达老人这样说。而此时,端木钢的身体却再一次出现了异常——由于癌细胞的不断扩散,他出现了吞咽困难的情况。
“我发现,自己吃东西的时候,食物常常会堵在喉咙口、食管中,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有咽下去的感觉。”端木钢说,就连喝口粥,别人或许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咽下去,而他却要用一两分钟。有时候,食物堵在喉咙里实在难受,他只能用手去抠出来。因为吞咽困难,他吃饭很慢,一顿饭常常要花三四个小时。“对我来说,吃饭成了一件麻烦事,实在是太花时间了。”为了不占用跑社区为老人服务的时间,端木钢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一天只吃一顿晚饭。“晚上回家吃一点,即使吃到晚上九十点钟也没关系了。”端木钢说得“很轻松”。
每天只吃一顿饭,端木钢其实有着太多的无奈和痛苦——与别人谈爱心公益社服务和发展事宜时,会突然眼冒金星,他只能靠喝水、咖啡、豆浆等流质来暂时补充体力;开车去社区助餐点的路上,饥饿引起的低血糖,让他头晕眼花、冷汗不断时,他只能闻一闻随身带着的一瓶白花油,刺激一下神经;偶尔被同事朋友拉上一起吃饭,别人在品味美食大快朵颐时,他只能一边含着一口食物慢慢吞咽,一边低头装作在玩手机,半天都不动筷子;中午时分,到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打饭送菜,老人们邀他坐下一起吃时,他只能笑着对老人说“我已经吃过了”的“谎话”……
端木钢说,一直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个癌症患者,“不让别人知道我的病情,是因为不想因此而博得大家的同情,也不想因此让人对我所做的公益事业造成误会,以为我在博取名利。”端木钢说,目前,社会组织做公益遇到的困难还比较多,资金、人员都还存在不少问题,“非常艰难”,但每每看到因为爱心公益社的服务而让那些老人健康地生活着,他就觉得很开心。“医生曾经说我只能活一年,但现在我已经多活了一年,我太满足了。尽管我也怕死,不知道明天自己会是什么样,但只要还活着,我就要乐观地面对生活,用公益的方式感恩社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端木钢说得很豁达。(记者 周澜源 实习生 徐婧玮)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