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沿路爆红 城市道路需复兴生活休闲功能

27.03.2017  16:07

      天气晴暖,这个双休日,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进入盛花期。记者昨日看到,长不到1华里的路上人声鼎沸,满是赏花拍照的游人。地铁三号线、四号线仿佛成了赏樱专列,鸡鸣寺站各出口涌出一波波客流,通向鸡鸣寺路的北京东路,人气直追灯会期间的南京夫子庙。

        早春到鸡鸣寺路赏樱,如今成了南京一项旅游盛事。2012年,南京市政府自拆大院西侧围墙内3000平方米建筑物,把鸡鸣寺路向市政府一侧拓宽了9—10米,人行道从1米加宽5米,又补栽了100多棵樱树形成树阵。空间“重构”后,鸡鸣寺樱花以明城墙(台城)、塔寺(鸡鸣寺)、飞檐斗拱(民国建筑)为背景,别有韵味。

        “鸡鸣寺路的火爆,是街道生活、休闲功能的复兴。”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严怀贵说,作为城市生活的外部开放空间,街道不只是用来通行的,还是市民步行休闲、社会生活、交流信息的场所。像鸡鸣寺路这样,修复街道空间,增加游憩绿地,激发街区活力,是南京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

        为道路空间修复提供“蓝本”,东大建筑学院为南京编制了《街道设计导则》,“历数”了当前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的三大症结:尺度迷失、功能倾斜、公共空间缩减。传统街道因为机动车的发展逐渐失落,“宽马路大街区”的模式导致交通拥堵,路权分配向机动车倾斜后,慢车道、步行道一再缩窄,人的活动让位于机动车穿行,人们熟悉的生活与交流的空间消失了。加之主次干道空中杆线凌乱,变电箱、垃圾桶、电话亭等布置无序,街道逐渐变得乏味无趣,缺少空间活力,缺乏人文关怀。为此《南京街道设计导则》确立两大“修补”原则:街道设计从工程主导转向综合性的城市空间设计,城市交通出行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街道空间修复、功能回归,核心是强调人的活动、注重人的体验。”南京市规划局详规处处长苏玲说,以工程为主导设计,城市道路“冷漠”地按交通等级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指向是机动车优先;而以综合空间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型道路、生活性道路、历史文化街道、商业街等,添加了“人本属性”。环境营造、路权划分注重人的感受和权益,使得多数街道成了“复合型”,比如北京西路属于“综合性主干路”,珠江路是“生活性次干路”、鸡鸣寺路为“景观性支路”。为保证步行空间和“城市家具”归置,南京规定综合性次干路、景观性和生活性支路人行道宽度要保证3米和2.5米以上,城市路网要向“窄马路、密路网”转变,支路密度增加40%,以推动街区发育、方便市民生活。

        “强调特色属性、整合公共空间后,南京街道环境整治、景观建设就有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严怀贵说,比如玄武大道作为进城快速路、迎宾大道,车速很快,景观以长矩阵、大色块绿化给开车人留下“一闪而过”的第一印象。北京东西路作为交通、景观、历史文脉复合的综合性主干道,绿化中行道树、乔灌木、岛头花镜立体布置,建筑立面、空中杆线“一体整治”,这样的精雕细琢才能耐得住骑车族、行人的“慢慢品味”。太平北路整治中不但强化了“水杉大道”形象,一体化设计地铁出口、跨街天桥、公交站台、强弱电箱、公厕、书报亭等“城市家具”,还针对附近东大退休教师多的特点,在路边游园辟出棋牌区、书画廊,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前来散步休闲,成为城市风景,“很生活很文化”。

        “街道,其实是作为城市的‘生活环境’、市民联系交流的纽带存在的,需要城市建设方、沿街单位和市民共同营造。”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青昊告诉记者,街道空间不止在路内,还有路外单位的建筑前区、建筑与建筑之间,整合利用潜力很大,比如太平北路1912街区、中山北路虹桥饭店面向主干道敞开的露天消费区,已和道路空间融为一体,成为街边的一道风景。他介绍说,相比巴黎等欧洲城市,南京建筑密度不算高,办公区为30%,商业区只有50%,可欧洲城市往往利用路外空间、建筑前区辟出休憩区、摆几排靠椅,行人坐下来就喝咖啡了,城市轻松休闲、亲切宜人;而我们的这些空间要么挡起围墙“画地为牢”,要么空旷无物成了“消极空间”。所以无论是鸡鸣寺路还是太平南路,南京的街道空间修复还只是开头,要让行人逛起来、慢下来、歇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顾巍钟)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