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创新监管破难题 行业发展焕活力

22.04.2015  10:57

 

  高邮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苏省粮食主产区。全市耕地面积125万亩,其中稻麦复种面积170多万亩,年产优质水稻、小麦14亿斤左右,商品量60%以上。前几年,由于企业租赁经营,全市粮食市场存在期间企业质量意识淡化和行政监管手段弱化的现象。为彻底扭转市场监管难、收购秩序乱、收购质量差的被动局面,去年以来,市粮食局加大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力度,在规范市场经营、强化市场执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迎难而上,精心调研,做到有的放矢

  曾经在一段时期,高邮地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被市内外同行们戏称为“监管洼地”,各自为阵的收购方式,无人去管,收购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加工企业全都是民营企业,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特殊的背景下,仅靠我局一己之力难以监管,粮食市场监管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收购主体“”。 由于申办粮食收购行政许可“起点”较低,标准不高,各类收购主体鱼龙混“”,造成内行、外行同上阵,国企、民企同收购,小商、小贩到处跑的收购“乱象”,给依法管粮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二是收购市场“”。 粮食市场放开后,由于利益的驱使,多主体收购格局的形成,央企、国企与民企等收购主体都在粮食收购市场上大做竞争文章,最终带来了市场乱、价格乱、质量乱的现象,给粮食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是市场监管“”。 由于粮食行政执法无专门队伍、无执法经费、无执法装备,单凭监督检查科几个人,无法执法,手段弱化。加之各收购主体自身技术、设施条件的不均衡,收购储存粮食用途的不一样,农民对粮食质量的不重视,各收购主体为争抢粮源,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更加大了市场监管的难度。这种状况,在市内三阳河沿线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创新监管,疏堵结合,促进规范经营

  面对复杂的粮食收购市场,市粮食局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加强宣传;从最根本的工作抓起,研究对策。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强化市场监管。 ”,即加强政策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通告、培训等形式,大容量、全方位,广泛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公开粮食部门服务承诺、收购纪律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依法管粮知晓率。 一是文件宣传。 每年请市政府出台了《全市粮食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夏粮收购市场管理的通告》增强宣传的权威性。 二是会议宣传。 市政府夏秋两季召开了全市粮食收购工作会议、粮食市场监管联合执法会议,对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及粮食市场监管提出明确的要求。我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联合举办学习《条例》培训班,并要求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在《夏粮收购承诺书》上签字,承诺要严格执行《条例》、市政府《通告》等法规文件。 三是动态宣传。 在深入乡镇、企业、村组宣传的同时,利用乡镇“三夏”会议、电视专题片、《高邮粮网》、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报道粮食收购政策,粮油价格信息,增强宣传的针对性。 四是现场宣传。 利用《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世界粮食日”等重大节日,市粮食局编印了《粮油食品常识》手册2000份和宣传资料9000份,大力倡导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与团市委、教育局在五里坝国储库设立“全市中小学生爱粮节粮基地”,从而动员全社会都要自觉遵守粮食法律法规,增强宣传的实效性。 ,即加大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监管氛围。 在监督检查科人手少、任务重等情况下,市粮食局坚持做到依法办事,耐心疏导、把握标准、处置到位。 一是加大核查力度。 去年3月份,对全市辖区已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所有法人、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资格核查,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实情。 二是加大管理力度。 在去年夏粮收购前,协调市有关部门抽调专人、专车、专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粮食市场监管和执法。为确保监管效果,在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值班,杜绝不合格的粮食流出高邮、不安全的粮食流向市场。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 严厉查处和打击粮食经营活动中无照经营、哄抬物价、压级压价、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和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对一些心存侥幸、扰乱市场秩序的经营者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去年共出动联合执法621多人次,调查群众举报5起,发出行政执法告知书121份,行政执法提醒书62份,出库销售报告告知函30份,责令整改16份,查处无证无照并移交工商部门3起。 四是加大自律力度。 为强化行业自律,发挥好行业协会监督协调的作用,将全市65家具有影响的粮食经济组织及个体经营者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吸纳为高邮市粮食行业协会会员,以此促进行业自律,自觉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三、流通有序,成效初显,焕发行业活力

    经过努力,我市粮食流通“一盘棋”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粮食市场流通有序,政策执行规范,监督成效初显,有效促进了全行业健康发展、增添了活力。 一是助农增收实现四千多万。 全市粮食行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收购政策及质量标准,立足于多收粮、收好粮,敞开收购,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应收尽收,全年粮食购销总量突破130万吨,由于托市收购价格的提高,帮助全市种粮农民实现政策性增收4600多万元。 二是夏粮收购实现“三超”。 2014年,全市粮食行业入库夏粮5.6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入库夏粮4.82亿斤,比去年净增0.35亿斤,托市收购4.16亿斤,比去年净增1.2亿斤,实现了收购总量超计划、超上年、增幅超历史的“三超”形势。 三是秋粮收购实现“双创”。 2014年,全市粮食行业收购粮食3.1亿斤,比去年增加0.5亿斤,其中托市收购秋粮0.8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大突破,在创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粮油工业实现“三增”。 健康有序粮食流通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粮源质量,粮食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全市列入统计口径的粮食工业(含新增加的3家企业)产值31.78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税1.29亿元,同比增长110.6%,销售收入30.43亿元,同比增长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