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驿站进社区 天宁检察元素与社区职能结合便民利民

12.10.2016  17:38

  “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走上吸毒之路的第一口,都是‘好哥儿们’给的或被引诱的。”近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彩虹城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室里,天宁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社区在这里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30多位社区居民前来听庭。

  “这样‘零距离’的法律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彩虹城社区居民李大妈说。该院把“一站式”检察服务搬到了居民家门口,通过为群众办好事、为社区办实事,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公开庭,只是我们定期开展检务进社区活动中的一项。”该院检察长周常春说,“我们还将社区矫正教育、重大事项听证、法治讲堂等活动也‘搬’进了小区,以此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学法、用法,提升守法意识。

  今年伊始,该院与青龙街道彩虹城社区结对,设立“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分站点”“检察官工作室”,把检察元素与社区职能充分结合,定期开展法庭进社区、未成年人关爱、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等活动,服务“四龄”(学龄前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四个年龄段)人群,共建和谐社区。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分站点”的主要功能。“分站点”贴心地为居民准备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小册子,里面印有多种查询、举报方式,方便居民查询案件、举报申诉。在检察官工作室里,该院特设了社区矫正监督、职务犯罪预防宣讲、未成年涉罪人员心理辅导三大工作区。在社区矫正工作站,刑事执行检察科的干警参与社区服刑人员的入矫、解矫,通过“一年两述”对矫正效果评价,并听取社区群众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相关意见。在职务犯罪预防宣讲站,通过“警示之窗”宣讲常见职务犯罪类型,向社区群众以案释法、公益普法。同时,该院还会召集街道、社区、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教育,防微杜渐。在“彩虹护苗”心理辅导室里,该院为涉案未成年人设置了一个相对宽松和私密的环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评估和矫治。

  家住彩虹城社区的检察官刘晓康说:“这里的居民既是服务对象,又是邻居街坊,这样能够让检察服务自然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检察服务的功效。”(通讯员刘晓康 杨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