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士”敲诈 暴露安全隐忧

02.07.2015  13:06

  媒体昨天报道,公安部在其主办的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通报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董某某”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

  自诩为“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人被抓,让人不得不对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进行思考。实际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注册地在香港,民政部网站上无注册及登记信息。这种性质的协会能够吸引到众多企业加入成为会员,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许多企业自愿或非自愿地交纳会费,为的是获得协会肯定。而协会又涉及敲诈勒索案,间接表明确实有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环节上存有不足,才让它有敲诈的机会与空间。

  所以不能止于质疑协会的不正规,这类协会可以迷惑会员,并且涉及敲诈勒索,多少透露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现实。靠什么去保证食品安全?首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起监督职责,从根本上培育食品安全生产的土壤。另外,不应否认大部分维护食品安全的相关协会和机构,为保障食品健康安全做出的贡献,然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这类协会和机构的管理。当然,说到底,企业做到诚信经营才是关键。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这一点应成为行业共识,并成为现实。 梅剑飞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