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照亮女性强戒人员人生

05.05.2016  09:35

    环保时装秀、自创小品、现代舞……3月8日,北京市新河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格外热闹。正值妇女节,这里的女性戒毒人员用一场别样的联欢会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新河强戒所副所长张瑞明介绍说,新河强戒所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全是女性强戒人员的强戒机构,根据女性吸毒人员的特点,推进音乐治疗、互动式虚拟现实戒毒评估与训练等适合女性特点的特色戒治项目,积极加强所区文化建设,科学有效开展戒治工作。

 

                                                      分享音乐打开心扉 

  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联欢会上,强戒人员小晶(化名)表演的原创默剧《人生》,颇受好评。她向记者描述当时情景时,眉飞色舞,神采奕奕。“当时听到那么多掌声,觉得自己要火了,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小晶笑着说。

  小晶一年前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她2003年开始吸食毒品,2015年4月来到新河强戒所时,才26岁的她黑瘦黑瘦的,万念俱灰,不愿意和他人交流。

  让小晶发生如此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参加了新河强戒所的音乐治疗项目。

  一次歌曲分享课上,一位戒毒人员分享了一首《月光》,当小组成员唱到“离开太久的故乡和老去的爹娘”时,小晶和其他的成员都潸然泪下。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她们纷纷说起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家庭的愧疚和对亲人的感恩。小晶说:“那一刻,我认识到只有好好戒毒才能对得起家人。

  新河强戒所心理咨询师吴丽花介绍说,女性强戒人员的主要特点是情感细腻,戒毒动机主要来自于家庭和亲情。歌曲分享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以及讨论和再创作体验歌曲,激活戒毒人员家庭和亲情部分的情感,从而激发其戒毒动机。

 

                                                      看音乐剧认清自己 

  歌曲分享让小晶打开了心扉,音乐心理剧则让她更看清了过去的自己。

  吸食毒品后,把地毯上的毛当成百元大钞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将眼睫毛当成牙签把眼睫毛都给拔秃了;为防止吸毒后被抓,不顾生命危险从楼上跳下来……这是新河强戒所强戒人员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排练成音乐心理剧《飞天蝙蝠侠》中的情节。

  新河强戒所民警教师马燕说,吸食新型毒品的成瘾者,大多都有与吸毒有关的创伤性事件,比如吸食冰毒后产生各种幻觉,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情。新河强戒所用音乐心理剧的形式,让强戒人员把这些创伤性事件演出来,让其认清毒品的危害。

  每次心理剧演出都会对强戒人员产生巨大震撼。小晶说:“每次看音乐心理剧,就像是照镜子,看到过去误入歧途的自己,也更认清了毒品的危害。

 

                                                            “鼓圈”提高交往能力 

  “嘭、嘭、嘭嘭、嘭”,在新河强戒所的音乐治疗室内,9名强戒人员围坐成一圈,在吴丽花的指导下双手交替拍出整齐的鼓点声。

  据介绍,这是鼓圈训练,是新河强戒所音乐治疗中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强戒人员根据设定的节奏及主题进行模仿、练习、即兴演奏。

  吴丽华说,鼓圈训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击打康佳鼓的演奏方式,让强戒人员学会恰当地表达、宣泄情绪,从而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自身情绪的自我意识,加强其情绪的控制力。

  此外,鼓圈训练还通过个体和团体在不同节奏中的相互配合演奏,促进小组个体与团体的沟通,提高参与者社会交往能力。

  小丽说:“打鼓既要看节奏,又要看指挥,还要控制自己的行为,锻炼了大脑的协调和反应能力。此外,模仿别人的节奏,需要关注别人的行为,让我不再自我封闭。

 

                                          多种技术戒除心瘾 

  新河强戒所除了抓好生理戒毒工作外,重点加强心理康复环节的探索和研究。

  除了音乐治疗技术,新河强戒所积极引入技术力量,还研究探索脑功能修复、心理咨询、正念防复发疗法、互动式虚拟现实戒毒评估与训练等多种戒毒技术,帮助她们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掌握高危情景应对方法。

  在日常的戒毒矫治工作中,新河强戒所开展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等专题课程,成立瑜伽、绘画、健身操、十字绣等兴趣小组,在母亲节、儿童节等特殊节日里也根据女性特点开展感恩、亲情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她们逐步树立正常的情感观念,重燃生活希望,从心理上为顺利回归社会、保持操守做好准备。

  “咣……”安全门打开,又有一位强戒人员出所了,新河强戒所大队副大队长王丽丽把她送到门外,轻轻地说:“保重!

  每次和强戒人员告别时,王丽丽从不说“再见”,她希望她们再也不要回来,好好在外面享受没有毒品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