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08.02.2015  23:02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专访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治国理政各项工作,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场“大考”。记者就如何理解党中央提出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一重要命题,采访了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

  记者:怎样认识举行这样一个高级别研讨班,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的重大意义?

  韩庆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已经明确了,路径也提出来了,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赶快行动起来,抓落实、见成效。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那么2015年就是全面依法治国元年。年初举办这样一次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目的就在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心,加快落实依法治国的政策措施,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再动员。

  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姊妹篇,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专门有一章就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而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样包含着改革的重大任务。也可以说,这次研讨班同样是对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再部署。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我们注意到,在之前的相关提法中,“尊法”都在“学法”之后,这是第一次把“尊法”提到首位,对此该如何理解?

  韩庆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就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而言,尊法是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对法律的尊崇,对法缺乏敬畏之心,那么学法守法用法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整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人不屑学法、心中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预司法、徇私枉法,破坏了法治环境。总书记突出强调“尊法”,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摒弃“人治思维”,真正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问题。

  记者:“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韩庆祥:我们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两个决定结合起来理解这个问题。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中全会决定对这个总目标有一段具体的阐述,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落脚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政府的管理模式从“管制”走向“治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以及民主协商来治国理政。其中,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方式。

  记者:当今,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请您谈谈法治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韩庆祥:第一,公平正义是法治的首要价值。法治追求许多价值,如自由、平等,但公平正义是其追求的首要价值。法律、法治,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而存在的。法治的本质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第二,法治是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保障公平正义,通过政府调节保障公平正义,还可以通过社会道义调节维护公平正义,但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是法治。当保障公平正义的其他手段出现缺位、缺失时,法治要出场,做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第三,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首要核心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对法治的践踏,就是对公平正义的践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记者霍小光)

  原标题:韩庆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