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举措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
江苏十举措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
用活红色资源 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
近日,江苏印发实施《关于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措施》,具体措施共10条,提出到2025年,列入支持对象的29个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35年,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补短板,实施“点穴式”帮扶支持
近年来,我省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形成一批特色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革命老区乡镇振兴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短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荣锦介绍,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弱”、居民增收“难”、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水平“低”、要素制约“紧”5个方面。
为点对点补齐发展短板,此次《若干措施》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李荣锦介绍,一是全面对照国家主要目标任务,形成了“支持范围+总体目标+具体措施”的框架结构,努力将既有部署全面准确落实到位;二是注重体现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明导向,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三是注重解决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发展的突出矛盾,最大限度地聚合各种资源要素,充分释放政策综合效应。
由于我省革命老区分布广泛,全省95个县(市、区)中81个是革命老区县(市、区),经各设区市充分调查摸底,综合考虑我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以及革命老区主要集中地域因素,最终研究确定了邳州市八路镇等29个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名单,作为《若干措施》支持范围。
盘资源,为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围绕《若干措施》,省文化和旅游厅正着力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示范项目引领,提高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和影响力,连片带动乡村振兴。”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姚文中介绍,今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指南》,制定《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评价指标》,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融入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综合带动作用,推进建设一批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旅游业态创新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红色旅游项目。
“通过示范引领,鼓励各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地方红色旅游名片,实现红色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姚文中说。
“我们将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革命老区薄弱乡镇帮扶和服务工作。”省老区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严宏生介绍,一是助力老区薄弱乡镇开展红色旅游,积极提供和助力当地红色资源评级挂牌,约请相关专家登门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当地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关实施方案,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板块;二是助力老区薄弱乡镇科技兴农,根据29个乡镇提升当地种养业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主动联系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无偿提供科技培训,做到有求必应,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助力老区薄弱乡镇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从省财政安排的周转金中切出一块专项扶持29个乡镇的农产品加工,至明年年底前将确保做到全覆盖。
有“温度”,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促进革命老区劳动者创业就业,结合相对薄弱乡镇的发展实际和产业特点,开发就业岗位,优化创业环境,促进技能提升,助力广大群众用勤劳和智慧实现共同富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介绍。
一方面,聚焦端稳饭碗,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实施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求职招聘、人才服务、职业指导、权益维护等公共服务进村入户,支持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入乡下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聚焦端好饭碗,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与农村需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三大培训,积极创新“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的融合贯通服务模式,强化培训资源供给和学用供需对接。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兵介绍,结合《若干措施》,省农业农村厅按照“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要求,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二二二”示范建设计划,力争到2025年,建成20个示范县、200个示范乡镇、2000个示范行政村,推动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突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在相对薄弱乡镇的33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与整改提升,切实提高农村厕所革命实效,扶持相对薄弱乡镇建设近百个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指导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鼓励薄弱地区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省级财政按每个村8万元对环境管护等事项进行补助,推动实现“治管并重、即治即管”,推动薄弱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设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记者 沈佳暄)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