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生猪养殖业在“冰点”煎熬

26.03.2015  10:22

 

图为丰园生态园内工作人员正在喂养生猪。张园摄

 

卖得越多,赔得就越多

 

平常出栏生猪每头200斤左右,如今猪已养到220多斤了,很难再养下去。可是现在卖一头猪赔200多元,养得越肥、卖得越多,赔得就越多。”昨天,位于生祠镇涨公村的靖江东方弘杰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煊杰无奈地说。

 

作为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东方弘杰的遭遇在我市生猪养殖业中颇为典型。昨天,我市三元杂交毛猪每斤售价6~6.1元,土猪每斤5.2~5.3元。市农委畜牧兽医中心工作人员曹进介绍,眼下我市猪饲料每斤1.4~1.5元,三元猪至少要卖到每斤7.2元,土猪要卖到每斤6.3元,养殖户才能保本。按照现在的行情,我市生猪养殖业已直逼深度亏损状态,万头猪场月亏损额预计在10万元以上。

 

昨天我上街买点竹笋做点竹笋烧肉,竹笋10元/斤,我自家养的猪才6元/斤,行情真是不乐观。”靖城街道柏木村丰园生态园负责人何峰告诉记者,往年每逢三四月老母猪生幼崽,各地散养户都来预订小猪。今年求购的人明显少了,他不得不淘汰部分产能较低的母猪,并将部分养殖场出租给他人,以此控减成本。

 

散养户锐减,大型养殖场苦撑

 

散养户由于投入成本较小,即使赔钱,也因“船小好调头”损失不太大。大型的养猪基地实力雄厚,加上产业链条相对完善,也能苦撑。记者调查了解到,此次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小型养殖场,在人工、水电、饲料、兽药等多重费用压力大、生猪出售持续赔钱的情况下,已举步维艰,目前已有不少养殖户难以支撑。

 

不少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将把存栏的生猪赶紧出手,转投他业。据市农委统计,我市生猪养殖户主要分布在生祠镇、马桥镇、季市镇、东兴镇、斜桥镇等地。近两年来,各地散养户及小型养殖场纷纷退出生猪养殖行业,全市生猪养殖只剩下约8000户。其中,年出栏超500头的中大型规模养猪场占比超60%。

 

生死线上煎熬,苦苦挣扎。”提及目前生猪养殖业现状,陈煊杰如此评价。眼下,他正通过电子商务在网上叫卖生猪。以此节约成本,并及时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源,让猪场走出去闯市场,渡过生猪行业最难熬的“猪周期”。

 

产能过剩,打乱“猪周期

 

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这是很多养猪户认定的“猪周期”。大中型养殖户都坚信“跌久必涨”,扛过寒冬,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2011年,生猪价飙升至历史新高,各路资本纷纷涌入掘金,生猪存栏量大幅上涨。我市也不例外,最鼎盛时期全市生猪养殖户超万户。然而产能过剩,供大于求,2012年上半年开始猪价下跌,随之而来的是持续低迷。熬到2014年,养猪户们估摸着,“猪周期”应该进入上升通道了。但事实上我市生猪价格却迟迟未能触底反弹。

 

按照惯例,羊年春节过后,本应进入传统生猪销售旺季,价格会有所回升。许多亏损的养猪户巴望着行情能好转。可让人绝望的是,猪价依然“跌跌不休”。这一轮“猪周期”似乎显得格外漫长。

 

是什么打乱了“猪周期”的脚步?在市农委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熊范明看来,生猪价格没有迎来期待已久的逆势反弹,还是供大于求的结果。

 

他分析,2011年,上一轮猪价高峰时,农户补栏很积极,导致存栏量高,产能未能充分释放。虽然这两年小散户大量退出,但规模化养殖增加,生产效率更高,产能总体依然过剩。近期来看,猪价频频走低,养殖户生猪出栏意愿强烈,对生猪价格形成一定下行压力。“此轮猪周期持续时间长、猪价低,究竟何时才能结束,目前还很难预测。”熊范明说,短期之内生猪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产品调整,更需提高门槛

 

目前规模养殖户的当务之急是淘汰落后产能母猪,适当调整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水平,通过转型升级的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熊范明说,“猪周期”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生猪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今年我市开始在部分养殖设施较好的规模养殖场,试点养殖生猪优良新品种“苏姜猪”,该品种猪肉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目前在上海、苏南等市场前景较好。眼下全市已有不少规模养殖户免费获得“苏姜猪”母猪。

 

此外,市农委还加大对养猪户的技术指导,通过重大疫病防治、高效农业保险等方式,帮助农户降低养殖风险。

 

养猪户在期盼政府出手“救市”之外,更加希望生猪养殖业能健康、有序发展。陈煊杰等养猪户指出,我国养猪业门槛一直偏低,猪价上涨时,资金纷纷涌入这一行业,干扰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养殖户建议,未来应在环境评价、养殖技术水平等方面提高生猪养殖门槛,改变“进出随意”的局面,促进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逐步走出暴涨暴跌“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