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环有个74岁雕刻专家 花3个月创作象牙砚屏
中国江苏网1月17日讯 透过一个放大镜,一把被打磨得锃亮的刻刀在紫檀木上来来回回,溅出一粒粒细木屑子。趁着日头正好,74岁的谈伯明又操起“家伙”,在自家阳台上忙活了起来。在北环社区,说起雕刻,谈伯明算得上“业余”中的“专家”,大到炕几,小到十来公分长压画的臂搁,简单刻几个字,复杂的木镶玉,都不在话下。
最宝贝:象牙屏风,从设计到最后成形花了整整3个月
一个50多平方的房间,老谈专门腾出来作为工作室,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雕刻作品,有黄杨木雕刻的笔筒,有红木雕刻的砚屏,剩下多余的红木木料拉成丝做鸟笼……每一件作品都透着闲情逸致。
老谈最宝贝的,是两个雕刻精致的砚屏。上面是四只象牙雕刻的蝙蝠围绕着一块老玉,下摆裙边错落有致,左右相称。“这个砚屏从设计到最后成形,花的精力最多。”老谈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在文物商店看到了一把已经被损坏的如意,椭圆形状,很薄,为了便于观赏,他效仿古人,专门为这块玉做了一个砚屏,前后花了3个月的功夫。
最遗憾:觉得鼻子没刻好,只能把那个作品处理了
“我雕刻出来的作品,与我所用木材的质地以及形状有很大关联。”老谈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减少木材浪费,让作品更有韵味,下刀之前,他会根据木材的形状来构思,然后画图设计。
几十年来,老谈每天钻在这个小工作室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右手拿刻刀,常年下来食指指腹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结成了黄色厚厚的茧,硬得像石头。
经过这双手出来的作品具体有多少,老谈已经记不清了,其中也不乏失败的作品。他回忆,前些年买了一块玉石,打算在上面刻一位古人,本已经刻得差不多,最后阶段发现人物鼻子的位置正好有一条细微的裂缝,刻出来的鼻子是塌的,无奈之下,老谈又把人物整个头部磨平,可是最后成形的作品仍然无法令他满意,“只好处理了。”
最得意:四处取材炼就火眼金睛,好木料一眼就能看出
在老谈工作室的柜子底下,存放着各式各样的木料。据老谈透露,这些木材都是旧家具,有的是太师椅的脚,有的是橱柜的一个门板,别看是边角料,但木料都是上乘的。
“只要听说哪边拆迁了,我就会过去看看,看能不能挑到好木料。”老谈说,一把用了十来年的锄头炳是他专程托朋友去农村取来的,平时没事,他还时常去市场转悠,寻找好木料。这些年来,什么是好料子,他一眼就能看出。
老谈指着一捆黄杨木材告诉记者,这些是15年前与儿子一起取回来的。“当时文化宫大成殿搬迁,门前一棵有五六百年历史的黄杨木死了。”老谈说,他得知消息后赶紧去把那棵树买下来,跟儿子一起用三轮车拖了回来。(万小珍 文摄)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