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陈军:“把爱奉献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11.02.2015  01:24
陈军(左)接受采访

  中国江苏网2月10日讯(记者 王千榕) 又到一年春运时,港城尽现红马甲。

  这些活跃在车站、码头、机场,为旅客排忧解难的“红马甲”,都来自连云港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他们的领头人便是最美港城“叶欣仁”(谐音“热心人”)陈军。

  现年37岁的陈军已经在爱的奉献征程上行进了17个春秋,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全国无偿献血终身奖、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志愿者之星”、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把爱奉献给每一个需要的人”,是陈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是他时时挂在心中的一件事。

   爱的暖流:在他救助的生命体血脉中奔涌

   1 998年10月1日,对陈军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从这天起颁布实施,他也从这天踏上了无偿献血的爱心之旅。

  “那时,我对献血知识了解并不多,心里还有些紧张。记得在一年多前,一个从小一起玩大的好朋友,因车祸失血过多,而血源跟不上,救治无效,在我眼前离开了,让我很伤心。”朋友的意外离世,让陈军萌生了加入义务献血行列的念头。 1 998年国庆节这天,陈军瞒着家里人来到了连云港市中心血站。从400毫升鲜血涌出他臂膊上的血管那一刻起,这个时年20岁的小伙子便与义务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频率从每年1-2次到每年4次,地域从所在城市到首都北京,项目从献全血到机采血小板……陈军坚信一个最质朴的真理:“血没有替代品。每献一次血,就可能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2001年,陈军报名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2003年,陈军正式登记进入中华骨髓库。2006年4月26日,陈军得到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他与省会南京一名15岁的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同年5月8日,令人激动的消息再次传来,陈军二次配型成功。5月9日,陈军的全面体检报告显示其身体状况较好,达到了捐献条件,但报告也同时指出,陈军患脂肪肝,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对其使用的药物会损伤肝脏,而对受捐者则没有任何影响。当医生把这一情况告知陈军后,他没有表示一点点迟疑或动摇,“只要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对我来说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然而此时,来自家人的担心、犹疑、甚至是阻力却一股脑儿向陈军袭来。父亲身患癌症晚期,时刻需要子女照顾,陈军责无旁贷;母亲对儿子捐献骨髓一事极为担心,在家哭了整整三天。陈军好言相劝、说服家人后,毅然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南京。

  2006年6月20日上午,历时4小时20分钟,从陈军体内抽出的7500毫升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两次循环,采集到123毫升造血干细胞,随即被省市红会工作人员送到中大医院。中午12时25分,看到经过护士简单处理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插管缓缓注入白血病少年心脏旁边的深静脉,孩子的父亲双眼噙着泪水,连声道谢:“终于等到这天了,我们家孩子有救了,感谢连云港捐献者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大爱无痕。

  17年来矢志不渝的坚守,使陈军成为“献血达人”,累计义务献血量高达3.8万余毫升,相当于8个人的血量。如果以800毫升血量救助一个生命计算的话,那么,从他体内捐出的鲜血已经救助了40余人的生命。爱的暖流,滋润了那些濒临凋谢的生命之花。

   爱的激情:在他带领的志愿者团队中燃烧

  在连云港市,陈军不仅是一名“资深”的义务献血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报名登记捐献器官第一人,还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的“带头大哥”。

  2006年7月,陈军出资建起了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网站和一个名为“爱的小屋”的语音聊天室,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等科学知识。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港城的流动采血车旁,总有那么一群人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向过往行人发放义务献血宣传单,并现身说法,鼓励动员有献血意向的市民献血。

  “哎呀,你这么大年龄还献血,是不是血托呀?”有一次,50多岁的志愿者夏绍琴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时,就曾无端地被人“误解”过。经过夏大姐的耐心介绍,这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打消了之前的疑虑,主动走上采血车并献出200毫升全血。正是因为志愿者的言传身教,许多连云港市民勇敢地登上了献血车,港城从未闹过“血荒”。

  从2007年3月起,陈军先后被推选为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副会长、会长,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连云港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总队长。2008年,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下,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从此,陈军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热情地投入到志愿者团队的组织和建设之中。他每天早上8点钟就来到志愿者办公室安排志愿服务工作,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陈军的身边聚集着数以千计的港城“叶欣仁”。其中既有青春飞扬的大学生,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有头发花白的退休老人,他们和陈军一样,自愿捐献自己健康、安全的血液来延续他人的生命。志愿者王继唐获悉张家港市AB型血小板紧缺的消息,毅然专程自费前往,在该市血站成功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志愿者卞冉冉平时在淮阴师范学院上学,却坚持每个月回连云港捐献血小板……

  陈军的服务队既是无偿献血的应急队,也是自愿捐髓的应急队。2009年,灌云县一位血型为Rh阴性(俗称“熊猫血”)的产妇因产后大出血急需输血,市中心血站发出告急信息后,不到1小时就有7名志愿者赶来献血,在输入1000多毫升鲜血后,那位产妇转危为安。2014年8月,43岁的志愿者王金娥与韩国一位12岁的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在高分确认和体检后,今年1月15日,陈军陪同她到北京空军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陈军的“小伙伴”中,涌现了一批像他一样的“献血达人”。朱孔花参加义务献血多年,每年能做20多个全机采血小板,个人献血量累计达6万毫升;夏绍琴自1998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个人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并带动家人成为我市机采血小板的应急志愿者;刘艳萍自2006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个人献血累计达4万毫升……“我们团队中的献血明星大有人在,像朱孔花她们都献了好几万毫升,献血量超过我的最起码有10多个。”谈起手下这座移动“血库”,陈军的表情中透露出无比的自豪。

  大爱无声。

  在陈军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间,连云港市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会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就从最初的33名发展到5300名,先后有11000余人次通过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献血。2012年,全省共有700多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星级志愿者”称号,连云港就有351人获奖;全省共有10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陈军和他的团队占据了“半壁江山”。爱的激情,在港城释放出无限正能量。

   爱的奉献:在他拓展的志愿服务平台延伸

  从自己义务献血,到组织团队义务献血,从服务无偿献血者,到全方位服务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陈军不断拓展他的志愿服务平台。

  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成为志愿服务的新目标人群。陈军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自筹资金为福利院老人买棉衣棉被,并为他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他们在儿童福利院的墙面上手绘卡通漫画,给孩子们送去快乐。他们资助边远地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们还参加植树护绿活动。有一次,陈军带着志愿者们筹集的资金,包几辆车,领着一群孤残孩子去看大海、吃海鲜。“没什么比孩子们看到大海时跳啊叫啊更让人开心的了。”陈军很满足地说。

  港城各类重大活动,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天地。陈军带领他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四年参加“连云港之夏”系列服务。在2014年的连博会上,可爱而又统一的400位“小海燕”志愿者形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和谐港城、情暖春运”,成为志愿服务的新时空。这项由陈军创意并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开展了8个年头,一直处于“提档升级”状态之中。2013年6月,服务队新增了流动V站,为旅客提供针线包、工具包、手机充电器、热水等流动,解决了不少旅客的一时之难。2015年春运启幕,陈军告诉记者,“今年春运的服务目标是实现海陆空覆盖,包括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机场、港口、铁路、公路,主要进行安全出行的宣传和有序乘车的维持。”往年只在火车站才见的拉起警戒带维持秩序、帮扶老弱病残孕进入绿色通道、及时提醒候车旅客上车等志愿服务感人场面,今后将在港城上述各个交通要塞“定期上演”,成为陈军和他的志愿者“晴暖春运”的新常态。

  大爱无疆。

  个人奉献1万多个志愿服务小时,团队开展10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为5000多名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档案,探索构筑以一库(数据库)、一平台(市志愿服务平台)、一中心(市志愿者指导中心)、一证(志愿者服务证)、一卡(志愿者卡)、一体系(志愿者组织与个人统一管理体系)等6大项目为支撑的志愿服务“六个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格局,并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爱的奉献,使港城处处涌动着无数“叶欣仁”散发并传递的爱心浪潮。

  陈军是我省唯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特别贡献奖”的志愿者。“今后,我们要继续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比如开展港城雷锋驿站、风行港城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与孤残儿童有个约定、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2015年,志愿者协会新招收志愿者500名,从中选出50名志愿服务骨干,完成所有志愿者录入信息库……”陈军在采访结束前,向记者描述了他的新年工作构想。对志愿服务情有独钟的陈军,绝不会停下他不断进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