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确定在南京鼓楼医院南侧
历史记载中,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时,南京国际安全区“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曾遭日军多次施暴,但其确切位置范围一直存疑。记者昨天从市方志办了解到,研究人员通过历史文献查证和相关资料比对,已正式确定“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的历史范围就在现鼓楼医院南侧。
“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虽处国际安全区,但平民也多次遭受日军暴行
1937年11月22日,侵华日军进攻南京前夕,南京国际安全区成立。南京沦陷时,为了使留在南京的平民免遭伤害,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呼吁难民前往南京国际安全区内的20余个难民收容所避难。安全区留下的难民收容所名单中,有一个“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虽然处于国际安全区之中,但这里的平民也多次遭受侵华日军的暴行。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搜集的侵华日军暴行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1937年12月18日,陆军大学的难民收容所传来以下报告:12月16日,有200名男子被强行带走,回来时仅剩5人。12月17日和18日又分别有26名男子和30名男子被带走。被偷走的财物有:钱、行李、一袋米和400套医院的被子。一名25岁的中国男子遭杀害,一名老妇遭严重殴打倒地,20分钟后死亡”。
在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里,可以看到多个“遇难地点为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遇难方式为与数百人一起被日军集体枪杀”的遇难同胞姓名。一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里,也提到在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目击到侵华日军抓走同胞屠杀。
陆军大学位于中山路以西、汉口路以北、天津路以东
这处具有难民收容所和同胞遇难地双重性质的陆军大学,曾经是旧中国陆军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的最高学府,供已成为军官的陆军军人报考和深造。陆军大学在南京的校址被设置在南京暨南学校校园旧址。
南京沦陷后,从1938年日本人出版的《最新南京地图》上,可以看到“陆军大学”的精细范围。陆军大学在地图上位于鼓楼医院南侧,范围在今天的中山路以西、汉口路以北、天津路以东和鼓楼医院未扩建前原址以南之间的地块。除了东北角有一块是银行用地和坡地,余下全部属于陆军大学的范围。
此前,关于陆军大学历史范围的考证一直近乎空白。仅有的研究结论称“国民政府陆军大学地处中山路西侧,位于汉口路北、金陵大学东侧,北邻暨南大学”。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陆军大学的校园就是此前暨南学校的校园。
陆军大学内建筑于2006年前后拆迁,留下的唯一遗迹是民国时期大门
1932年12月到南京陆军大学读书的岳星明(后成为陆军少将,解放战争中投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回忆陆军大学“校址在南京薛家巷,系旧式建筑的中式平房。坐落在巷口左侧处。出巷口转向南行右侧的大厦是国民政府司法院所在地”。汉口路和中山路交接位置以南,即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遗迹仅存大门)。岳星明回忆里的“巷口左侧”即前述地块,与历史地图的记录完全对应。
陆军大学历史范围内的建筑在2006年前后拆迁,这片区域今天留下的唯一遗迹是民国时期的大门。依据历史记录,这座现标注为“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旧址大门”的门楼,就是南京沦陷时“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的大门。
“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的建筑遗存,是侵华日军对南京平民屠杀的历史见证。”承担此项研究的方志办研究人员建议,在遗存上设置纪念标志,像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里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一样,作为历史的永久纪念。(肖姗 胡卓然)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