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官员不能总靠事件意外牵出

13.05.2015  09:46

  言论提要:必须认真解剖董国生事件这个标本,看清监管因何失灵,分析是制度原因还是人为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弥补监管漏洞,追击更多的“董国生”,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而不只是一个口号。

  一场扑朔迷离的枪击事件,牵出一名官员的明问题,这恐怕任谁也没想到。

  新华社昨天报道,经纪检部门调查,黑龙江省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董国生因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等问题被停职。

  尽管庆安县火车站枪击事件和副县长董国生的问题,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但在舆论的关注下,具有一种特别的关联度。所以对两者的处置,可以并行不悖。

  董国生摊上事,某种意义上,也是被躺枪了,只不过,他不冤。

  被焦点事件牵出问题,董国生不是第一个。“表哥局长”杨达才就是前例。

  但若和杨达才比较一下,董国生也许会觉得自己太背了,杨达才因微笑惹祸,可自己只不过是代表上级领导慰问了一下枪击事件相关民警,中规中矩,并无特别之处吧,怎么就被人盯上了呢?

  就此设想一下,假如董副县长没有去慰问民警,没有出现在公众视线的焦点,他的问题还会这么快曝光吗?恐怕很难。

  董国生被停职,是小概率事件,非常偶然。问题官员被焦点事件牵出来,给公众带去的“惊喜”,远远不能抵消监管失灵给人们心中造成的失望和沮丧。

  档案造假、家属大吃空饷,性质恶劣。这两大问题,每每引起舆论挞伐,而治理风暴似乎就没平息过。

  如年初,全国统一部署,专项审核干部人事档案。黑龙江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指出,2014年该省清理“吃空饷”22843人。

  一个人,逃过一劫没什么,能连闯查假、查空饷两关,做两回漏网之鱼,这让人到底该“佩服”董国生能量大呢,还是感慨他走运呢?

  其实主要问题就一个,监管不到位、风暴不够“”。

  由焦点事件意外地暴露出问题官员,从“观赏”的角度说,确实具有一种特别的戏剧性。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主要是一种遗憾,甚至是一种耻辱。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吏治的渠道,那我们宁可让制度的发力所取代。

  董国生们的“潇洒”存在,对清廉正直的干部来说,是一种利益的损害、信心的打击。其破坏的是官场的秩序。他们越迟曝光,出事的偶然性越大,问题官员的侥幸心理就越强。

  必须认真解剖董国生事件这个标本,看清监管因何失灵,分析是制度原因还是人为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弥补监管漏洞,追击更多的“董国生”,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而不只是一个口号。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