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长三角省市联动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产业协同,共享创新生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区域内产业协同的“步调”该如何走?各类资源要素该如何流动?创新生态该如何共建共享?
强化区域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李亚平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和深度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李亚平说,去年以来,苏州先后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签署“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对接和呼应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区域内一系列园区建设也按下“快进键”。“我们加快推进苏宿、苏盐、苏通等省内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加强制造业、旅游、文化、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李亚平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与安徽滁州市合作开发的苏滁现代产业园,已转型发展成为安徽省级高新区。去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又与嘉善县签约建设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该项目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区域合作的重大产业平台。
苏州产业基础扎实、创新需求旺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科研机构选择落户苏州,位于太仓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苏州正不断加强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李亚平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也相继投用。“我们借助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成立契机,大力畅通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与上海实现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苏州本地企业在上海进行的检验检测,符合兑现政策规定的均可获得补助。”
从全球视野来看,长三角拥有世界级产业集群,各地企业既具有较强的共性,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亟需加强紧密合作。“当前要解决的是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要素更加自由流动,促进产业协作更加紧密。”李亚平说,苏州将以共建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助推苏州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推动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李亚平说,围绕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分工方面,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紧密协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布局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争取在苏州建设自主可控制造业体系国家级先行区。
城市之间的科创协同,也在慢慢产生“化学反应”。苏州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小企业促进“双创”发展等的一体化服务网络建设。强化与上海科创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对接,主动融入上海国家科创中心建设体系,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协同创新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李亚平呼吁,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工作协同。依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加强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工作互动和交流合作,消除行政壁垒,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特色产业协作共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拓/文 肖勇/摄
打破行政壁垒,让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流动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先行区,也肩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使命。”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多次赴苏浙皖进行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在他看来,能否形成有效遵循市场规律与发展逻辑的科技研发合作与产业协同,对于加快推动要素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形成新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由科技与体制创新所构成的两轮驱动,日益成为下一轮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力。然而,曹阿民走访发现,当前顶层设计和有效制度供给,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去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GDP总量达21.1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3.5%,拥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超过500家。如能用好这些资源,长三角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势必将更上一个新台阶。
“企业生产要考虑土地、物流、人工成本,肯定哪里低往哪走。上海的制造业企业不多,主要集中于研发环节。”曹阿民表示,由于三省一市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省市产业结构与产业基础有差别,科技发展合作与产业转移的兴趣点也不尽相同。
地方产业政策体系的衔接不畅,省域之间融合发展的行政壁垒,则成为三省一市在产业合作方面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掣肘。
“企业将厂房设在哪里,从税收角度看,对企业净利润影响不大,但对各地GDP的贡献却不一样。”曹阿民发现,产业转移的输出区域与输入区域税收等利益存在冲突,产业输出方政府意愿不高,不利于形成均一的大市场和有效的产业协同。
而在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方面,现有的地方财政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政策,存在项目资金“不能过江”、不能跨过省市行政边界的现实操作难题,导致产、学、研、用一体化高效协同的科技研发体系无法形成。“甚至有些企业在技术研发成熟后,为了享受当地政策,只留下一个办公室,而将生产基地全都迁到外地。”
曹阿民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快研究设立推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研发与产业协同专项引导资金,并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要求专项资金申请单位所在省市财政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协同配套,从而解决跨省域重大联合科技研发、重点成果转移转化以及重要产业协同的支持难题。
“一间办公室、一个留守人”的形式化、低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现象也需要改变。曹阿民呼吁,加大一体化区域内跨省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的国家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有实在内容、有市场需求、有科技含量、有利润空间的科技合作活动得到国家和所在省市的联合资助,打造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有品牌、有实绩、有规模的骨干地方应用科技创新机构网络。
同时,税务部门研究产业协同中存在的输出区与输入承载区的税收利益合理分配的可行性政策措施。“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加速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高效流动配置,这就是产业协同的‘最高境界’。”曹阿民说。
解放日报记者 吴頔/文 张海峰/摄
明确定位方向,扬长避短才能“左右逢源”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地处杭州、宁波两个“万亿级”明星城市之间、与上海隔杭州湾相望的古城绍兴,怎么搭上这趟“长三角特快”?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不仅早就有“谱”,而且先走一步。
绍兴今年初在上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绍兴(上海)合作推介活动,这是近年来绍兴在上海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推介活动。3天时间里,绍兴代表团与在沪有关机构、高校、企业和院士专家进行密集而富有成效的对接,在规划、产业、金融等多领域达成共识,并签下18个总投资351.8亿元的重大项目。
这场高规格的推介活动不仅刷新绍兴形象,带来“真金白银”的项目,更展示绍兴深度融入长三角的姿态和信心。“区域经济从乡镇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都市圈经济,城市群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单元。”马卫光表示,“我们要提高站位,着眼长三角范围来审视自身,坚定‘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战略定力和思路,为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发展作出绍兴贡献。”
中心城市具有产业“虹吸效应”,同样也有“溢出效应”,绍兴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左右逢源”?马卫光表示:“‘2小时交通圈’是最佳产业合作半径,而绍兴全面融入上海90分钟核心交通圈和经济圈。绍兴完全能够发挥产业特色,打造上海制造业协作区。绍兴已找准定位,未来一定能在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实现绍兴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协作这一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举措,绍兴近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大力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一区两廊”;二是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G60科创走廊,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以“研发总部在上海,二级研发和制造基地在绍兴”的模式,吸引国际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国际资本等落户绍兴。
这一模式已吸引中芯国际、越海百奥等多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大力推进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中,绍兴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制造加速转型。“绍兴将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尽最大努力让投资绍兴、创业绍兴的企业和人才,收获硕果、成就梦想。”马卫光建议,下一步应明确长三角各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定位,确保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转移有序、转型合理。设立长三角重点产业创新引导基金,提升区域整体科创能力。
浙江日报记者 方臻子/文 胡元勇/摄
强化顶层设计,让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带来重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期盼,国家有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规划,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平台共用、科技创新生态共优,不断强化区域协同创新。
2003年,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探索泛长三角科技合作机制;2008年,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围绕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共建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聚焦共同关注领域开展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制定《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签订《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区域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罗平说,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加强合肥、张江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安徽芜湖市申办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通过安徽网上技术市场等交易平台,推动长三角区域内技术转移机构进一步合作,促进长三角区域技术信息共享、仪器设备共用、金融体系互融等。
去年,安徽科技部门联合沪苏浙科技厅(委)共同制订《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计划》,确定未来三年主要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相关保障措施,明确七大项工作任务。为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沪苏浙皖科技部门还共同拟定《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
罗平建议,在科技部指导支持下,长三角区域共同制定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创建、开放共享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携手建设开放创新功能平台、共同构建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共同培育区域协同创新创业生态等,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创新主体活力迸发,推动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在长三角区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文 徐国康 程兆/摄
标签:
编辑: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