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

05.06.2020  19:20

  聚焦“一体化”,聚力“高质量”,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江苏“路线图”上,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是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排头兵”。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开工建设,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成功举办,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着眼重点领域,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产业集群高地、产业要素配置高地,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不断注入“江苏力量”。

  打破“单向关系”,产业协同“抱团取暖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试行)》不久前印发,在全国首次实现产业项目准入标准的跨省域统一。“一个标准管准入”,体现了“首创性”、彰显了“一体化”,成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合作走向“深水区”的一个缩影。

  任何一份长三角一体化规划或方案中,“产业协同”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以占据全国3.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纷纷紧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区域产业错位与协同成为推进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打破产业溢出和承接的单向关系、努力实现协同发展,日益成为共识。

  在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内,机器开足马力,人工核验、收尾工作有条不紊。工人沈大桃正细心地进行最后一道“修毛刺”工序,一根根崭新的雨刮器不久后将出现在上海某批本田小轿车的车窗上……在长三角地区,这样跨域生产和销售的场景将越来越多。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现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介绍,园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七成。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彰显长三角“产业圈”协同战“”和携手复苏的能力。地处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车浦镇车辆厂在一河之隔的来安县拥有125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产业链“骤断”。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两地共同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梳理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通过人员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互帮,确保与中车浦镇配套的362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产业链条重现生机。

  产业协同、上下游协作,让长三角各地发展不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要求各地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这是差异一体化的基础、高效一体化的关键、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看来,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必将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打通配置“壁垒”,产业要素集聚共享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能否有效流动、高效集聚,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长三角该如何打通“壁垒”、打造产业要素配置高地?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共享,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共同完善技术创新链,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去年12月底公布的这份规划纲要,勾勒出长三角创新共建“一张图”。

  长三角拥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能力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苏州市相城区政府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便是生动例证。“研究院为企业提供从材料设计、制备到检测的公共服务,通过打造公共开放的共享创新平台,吸引更多高端研发机构、企业入驻。”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程晓农介绍,短短一年多时间,该研究院已累计建设16家专业研究所、1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

  产业协同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创新要素飞速集聚,创新人才近悦远来,长三角正着力探索人才一体化发展共享模式。“周一到嘉善报到,周五回苏州总部,跨省工作是常态。”在长三角,与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招商部副总经理隋晓刚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上班族不在少数。5月18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共同发布长三角人才驿站、人才绿卡和人才培训等试点合作项目。未来,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将推进职业技能证书互通、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学时互认,组建统一的职称联合评审委员会,加强人才联合培养评价服务。

  产业一体化发展,还要借助资本“外力”。5月20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镇江分中心揭牌。依托这一服务基地,镇江市邀请28家上海市股权投资机构、50余位投资者与本地企业进行对接、培训,力求在重点产业链孵化培育一批上市生力军。镇江市副市长周凯希望,“通过对接资本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助力产业强市。

  作为“第五要素”,数据互联互通,已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关键。5月29日,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移动(江苏扬州)数据中心项目落地,将承载“移动云”“网络云”“IT云”三大云能力中心,可容纳约30万台服务器,并依托5G云计算能力,辐射长三角区域,助推江苏信息产业结构升级。随着数据“跑道”打通,长三角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告别“单打独斗”,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再仅靠企业间“单打独斗”,而将是产业链条间的“组团打拼”。

  根据《规划纲要》,长三角要制定实施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十大集群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激发强劲新动能,构筑活跃增长极,江苏就要放大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徐光辉介绍,沪苏浙皖“各展所长”,江苏最大的优势是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着眼“空间相对集聚+功能深度耦合”,致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江苏正加快打造“世界工厂”2.0版,建设一批“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基建平台,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重点方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支撑,车联网是融合化、复合型产业生态。”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介绍,江苏省作为4个试验省份之一,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选取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类企业率先开展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验验证,目前正牵头谋划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建设。

  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培育,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创养分,打造产业创新生态,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松绑、为企业发展赋能。5月28日,无锡首家驻沪“科创飞地”——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落地揭牌,将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技术对接、资源共享、跨区域发展等方面深度合作。“希望让‘全球研发、上海孵化、江阴产业化’成为新的模式、新的示范。”江阴市委常委、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兴华说。

  借助科创资源富集的优势,高端化产业集群接连涌现。一个小小的快速充电器,背后矗立着国内一流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在苏州吴江的汾湖高新区,英诺赛科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作为功率器件,与苏州先进封装测试企业、杭州IC设计公司以及上海的化学品公司密切合作,一举推出使用效率更高、更小巧便携的迭代产品。“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产业发展非常重要,而建立良好的产业形态,最关键的就是合作。”英诺赛科董事长骆薇薇感慨地说。

  “面对未来全球产业链集群的竞争,产业重组的趋势意味着中国产业链集群需进一步升级,以过去产品内分工为主转向集群分工为主,趋向于区域化集聚。”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表示,长三角地区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协同推进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构建嵌入式、耦合式产业链集群,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沈佳暄、付奇/文 乐涛/摄)

 


来源:新华日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