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生态低碳与文化提升并举
“名片”亮到巴黎气候大会 连续参加中美智慧城市峰会
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复同意设立“镇江市生态城镇化示范区”。镇江因生态、低碳,近年大踏步走向世界:“低碳镇江”名片出现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连续两届参加中美智慧低碳城市峰会……在世界舞台上一次次展示“镇江模式”。
“城市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质高不高、特色强不强的问题。要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要从千城一面向特色发展转变,彰显生态领先、低碳示范的特色。”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强调。
绿色发展是底色,更是“精明增长”。镇江一笔一画写出了自己的“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今年上半年,镇江实现GDP增长9.3%,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9.1%,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生态建设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互动双赢。
比GDP更比城市精美度
“还没从上海出发,朋友的女儿就点名要逛西津渡。”镇江市民王明明告诉记者。中秋节期间,他大学好友带着一家老小来镇江,下午到西津渡,逛古街、品小吃,在古道上拍照、发朋友圈。晚上则选一间街区里老字号餐馆,边品菜边叙情。王明明说:“这个行程几乎是现在镇江市民招待外地宾客的‘标配’。”
真实再现了城市发展的脉络,西津渡街区的“成长”模式让人交口称赞。镇江城市发展,一直讲究生态低碳与文化提升并举。“早在上世纪末,镇江就把街区保护写进规划”,镇江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段志旺告诉记者,比如西津渡保护规划,1998年就已编制完成;2012年底,《镇江主城区26座山体保护及利用规划》启动,目前已完成金山等15座山体公园建设;2013年底编制完成《镇江市“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目前“水清岸绿、鱼虾洄游、环境优美”的目标几近绘成。
“要比GDP,也要比城市精美度”,镇江市长朱晓明说,“一个城市的规划,是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服务的,不光是给外面人看的。”居民出行500米有公共绿地的“城市公共绿地10分钟服务圈”,金山湖、古运河等构建成大动脉水循环体系,“一山一景”等景象,都被写进了今年启动的“精美镇江行动计划”。记者注意到,居民的舒适度、城市细节是行动着力点。
拉长城市功能“短板”
“以前一下雨,行政楼屋顶的积水能‘养鱼’,屋里也跟着下小雨。海绵改造后,楼顶种上了绿地贴,草种在屋顶上自然生长,不仅可以吸纳雨水,还能改善热岛效应,也无需人工管理,”香江花城小学校长侯晓蕾介绍。8月初,学校“海绵城市”改造:启慧楼前改造了两个雨水花园,操场跑道旁路面换成透水混凝土……9月6日,改造后的学校接受了首次雨水考验,校保安说“下雨天再也不用烦了”。
“今年夏天,镇江市区范围内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内涝现象,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镇江市住建局局长谢继步介绍,去年,作为江苏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镇江获得中央财政分三年共12亿元的资金补助。谢继步告诉记者,镇江环金山湖周边22平方公里地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不仅能排水更能蓄水,能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
早在2010年,镇江就确立了“山水花园城市”的城市定位。“山水花园城市”由理想变为现实,事关城市形象、功能提升和民生改善的旧城区,如何改造?镇江的做法是推进“7+1”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拉长城市功能“短板”。夏锦文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重在实干、成在坚持”。“7+1”改造项目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不留败笔、不留遗憾”。截至8月底,共实施征收拆迁15749户,191.6万平方米,已完成15504户,174.6万平方米,按户完成率98.4%。
“生态镇江”是最精美的名片
13日午后,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镇江新区的电动乘用车通用型智能换电系统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电动汽车开上换电池设备之前,在黄色仪器旁短暂停留,工程师吴明秋告诉记者,“控制台此时能捕捉到车子电池的信息,便于自动匹配好电池型号。”车子一停稳,车底下的换电系统像变形金刚一样,卸、装电池,一气呵成,全程不到3分钟。
作为镇江低碳建设重点项目,中联达通广公司的董事长谢子聪说,“电动汽车的推广能为城市大大减碳。”谢子聪给记者算了一笔“绿色账”,该公司春节后投入试用的20辆电动车,截至8月30日,跑了36万公里,减少CO2排放量22384.6kg,相当于种了428棵树。
为“低碳”,镇江一直在努力,与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筹建低碳技术研究院,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展开低碳合作……城市发展“绿度”越浓、厚度越强,对外影响也显著增强。近年来镇江在两届中美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巴黎气候大会、世界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等世界舞台上,持续不断向世界展示镇江低碳发展做法,有力地发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生态镇江”如今无疑成了最精美的新名片。
( 晏培娟 朱秀霞 聂军 丁广辉 高小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