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助农增收
今年以来,金湖县粮食局紧扣“改革、服务、发展”主线,创新载体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服务新举措,夏粮收购创新高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全县国有粮库所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用足用好粮食收购政策,全力服务农民增收,农民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一是托市收购库点超历史。全县35个国有收储库点获批30个小麦最低价收购库点,比去年增加9个。二是托市收购量超历史。5月26日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预案以来,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夏粮11.82万吨,其中托市粮9.59万吨,占收购量的81%,托市粮中80%以上为一、二等优质麦。三是国家政策执行到位。认真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和“十个一”规范要求,做到政策上墙、样品上台、纪律上榜,在县一报两台早中晚三次循环持续播放粮食收购政策,发放《粮食收购手册》5000多册,张贴县政府《关于加强夏粮收购市场管理的通告》600多张,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2万多份。四是便民措施服务到位。国有企业腾并仓容14万吨、器材等400多台(套),筹集托市铺底资金3800万元、共同担保资金2300万元,对售粮户实行"一站式"服务,保证当天售粮,当天结清粮款,全县没有出现一起打“白条”现象。五是市场秩序监管到位。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监、物价、公安 、 交运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市场监管领导小组,依法打击欺行霸市、短斤少两、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检查各类收购主体200多户,发出整改通知书24份,处理12345等群众举报投诉48件,群众回访满意率100%。
建设大粮仓,库容所貌换新颜
金湖现有粮仓大多建于70、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功能设施退化,60%的仓储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粮食大流通格局要求。去年以来,我们紧抓仓容改造契机,重点加强基层所库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基层所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加强粮库标准化建设,去年以来共投入2236万元,对全县12个国有收储企业的危仓老库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维修仓容12.96万吨,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周边县市单位先后到我县参观学习。二是加强粮库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数字化粮库建设,12个国有基层所库全部建立数字化微机房,安装了信息发布和可视化系统,与省市粮食主管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我局信息中心就能看到全县所有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现场和库存情况等动态信息。三是加快粮库规范化建设。夏秋两季收购期间,通过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规范化收购流程和电脑自动化开票系统,极大的方便了老百姓卖粮。
发展合作社,惠及农民见实效
我局按照“一所一企一社”发展模式,加大合作社创建力度,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创建粮食合作社16家。一是坚持典型引路,以创建1-2个龙头合作社为典型,带动全县面上工作开展。陈桥省级储备粮库在该镇建华合作社帮办服务中,粮库主任作为合作社理事,建立“龙头企业+收储库+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以社员为服务对象,实现种植、收储、加工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15户,建立水稻种植3000余亩,年均产稻1500吨,年销售收入在400万元以上,辐射周围10余个村、1000余户水稻种植业户,带动水稻种植面积12000余亩,带动社员增收约2500元/户。二是壮大创建规模,通过新建建华粮食合作社和发展壮大久佳粮食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粮食专业合作社16个,合作社共组织入社社员1433人,带动农户9535户,运行质态良好。三是优化配套服务。指导合作社完善各项章程和规章制度,积极上门预约服务,为运输不便的合作社社员提供运输车辆,到站出售的粮食提供免费装卸服务。特别是针对近2年我县小麦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情况,合作社积极与南方饲料企业和工业用粮企业联系,指导社员对小麦进行整理,将质量比较差的小麦找到了销售出路,社员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谋划新思路,行业实现新发展
立足当前粮食工作实际,强化政策新机遇,积极谋划行业新发展。一是三年仓容建设计划。以国家新建千亿斤仓容工程为契机,通过向上争取和盘活现有资产,利用三年时间,每年新建1-2万吨仓容。2015年陈桥建设1万吨,2016年前锋建设2万吨,2017年计划在金南建设2万吨。陈桥省储库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5000㎡,8月份已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前锋库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计划年底前开工。同时,向上争取金北粮库日产量200吨烘干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唯一指标,计划年底建成投产。二是三年效益倍增计划。力争到2017年,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综合效益翻一番。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同比增长25%。三是三年文明创建计划。为进一步展示行业部门形象,在去年创成县级文明行业的基础上,今年创成市级文明行业,2016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邓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