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事“非专业”工作的高材生们
张天一:北大法学硕士84天卖1.4万碗米粉月入15万
张天一,湖南常德米粉伏牛堂创始人,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方向是国际金融法。2014年4月4日,24岁的张天一和他的三个合伙人,24岁的周全、25岁的柳啸、25岁的宋硕一起,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一个37平米的角落里开了他们的第一家米粉店。6月25日11点零八分,他们迎来了第二家店的开张。 张天一称他们希望在年底的时候用朝外SOHO这家店,卖掉10万碗粉,用掉七头牛,所以这是伏牛堂,他们觉得把再大的事情化成一碗粉这样的小事情,最后总能够做的踏实,做得好。(央视财经)
袁泽陆:IT精英男辞职卖肉夹馍 新品牌颠覆传统生意
2014年4月7日,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狂传播。不到48小时里,被转载了45万次。文章以一个IT男的口吻,讲述了他从名校毕业后在北京著名互联网公司做“码农”。后因感觉工作枯燥,又吃不上家乡正宗的肉夹馍,最终辞职创业开“西少爷肉夹馍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个西安交大的毕业生:2011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孟兵,2011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罗高景;2010年化工专业毕业的宋鑫和2013年管理学毕业的袁泽陆。
名牌大学毕业、进入名企工作、努力获得晋升机会、当上CEO……似乎是许多人前途光明的职业规划。西安交大毕业的本科生,并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工作过,似乎正在向目标稳步前进。他们为什么要辞职做一个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餐饮小店呢?
西少爷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孟兵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个小店、卖个馍,赚个生活费这么简单,或者攒钱买个房子,我们的人生追求没有那么狭隘。我希望自己做一些对得起这一生的事情。精彩地活着。现在创业,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孟兵说,这个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很突然,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一点也不突然。他从学生时代就不希望走向大众普遍认可的“人生路线”,就不想走寻常路。 (新华网)
晏溪:开远高考状元名校毕业卖螃蟹
“高考状元炒螃蟹卖?!”“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昆明创业?”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疯狂。而晏溪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是一个外向、冲动的人,头脑一热,想到什么就去做了。” 晏溪这么评价自己。他做过的疯狂事儿还挺多的。比如高考。2006年,晏溪以超过一本线80多分的的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而他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复读了。2007年,晏溪以675的成绩成为当开远市的理科状元,被上海交大录取。创业的过程中,晏溪到云南各地州拜师学艺、寻找原料。螃蟹一开始就敲定了四季皆有、肉厚质嫩,适合炒制的缅甸蟹。为了让辣椒的香与辣融到鲜美的蟹肉中,调出让云南人满意的味道,他采购了上百种辣椒,最后精选出了6种辣椒调料及4种辣椒组合;在熬制过程中不断对酱料进行改动,调出了原料和各种大料最佳比例的酱料。他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在用掉了85斤螃蟹和上百斤配料,准备了1年多后,去年10月份,“蟹沧海.香辣蟹”应运而生。家人一开始反对他做餐饮业,认为既辛苦又不体面;也有朋友对他的举动不理解,说他是“负能量”。“我是香辣蟹‘CEO’,我享受着每一份香辣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晏溪说。 (红河网)
曾德文:大学毕业卖橙子,月赚一辆宝马
曾德文出生于海南省琼中县,黎族。18岁离开海南开始他的大学生涯,11月的时候妈妈寄了家里后山的绿橙来学校给他。分享给同学们尝了,陆续有同学要他帮忙代购绿橙。心思细腻的他重新审视了这个看似青涩实则汁多味甜的家乡特产。 大学毕业后,曾德文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涌入北上广深,而是钻进海南老家,任性地当了一枚果农。身边的小伙伴都不理解,早知道当果农还上大学干嘛?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后,他成了琼中县最有名的果农,只靠一台电脑和手机,20天销售额50万元 。曾德文每一个细节都在追求极致,绿橙也给他带来了巨额回报。绿橙今年11月上市以来,订单总额已经突破了50万元,快递公司的一辆面包车几乎成了他果园的专车。种植、包装和配送的成本虽然不低,如果这个势头能保持下去的话,成本将被摊薄。曾德文坚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今年的目标是卖10000件,订单总额突破100万元。如果真能实现,那40天挣的钱买辆宝马3系怕是完全没问题! (腾讯新闻)
杨成:彭州小伙大学毕业卖拌猪蹄 月入20万
在四川成都彭州东湖路菜市外,一个靠手推车卖凉拌猪蹄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这个不起眼的小摊摊,每月营业额高达20万。它的主人是一名25岁的大学毕业生,如今,他雄心勃勃,开微博、发微信,发挥自己大学生的优势,决定开门店,推广加盟。 杨成,今年25岁,2009年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每天早上7点,他就要到市场买猪蹄。回到家,用地下泉水冲泡干净, 然后加上老姜、葱头以及根据在不同季节和气候下人体所需的中草药,熬上1个半小时。如今他请了几名工人,自己也在微博和微信上推销自家猪蹄,有人通过这样 的方式购买。大学毕业后,杨成曾在天府广场附近卖保险,收入不稳定,有时跑断腿也没有卖到一单。后来,他又在施工单位做工程预算,每月收入五六千元,但还是 不尽如人意。他觉得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时候都处于瞎忙状态。他说,他不想永远给别人打工,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于是他想到了创业。杨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他每天下午4点半开卖,一般只卖两三个小时,就能把准备的200多只猪蹄卖光,每天有6000多元的营业额。月营业额20万左右。(成都商报)
柳瑶:华师硕士放弃保博卖水果
他是学校研究生会主席,科研能力强,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他学习成绩很好,被保送读本校的博士生。然而,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他,却放弃读博资格,也放弃了进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卖起了水果。他是华中师大的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柳瑶,一个25岁的有许多想法的小伙,湖北孝感人。在华中师大东区一个六十多平米的加工室里,几个人按订单要求将水果挑拣、清洗、去皮、切块、包装等一系列程序。这便是柳瑶创办的“格格果”团队。研究生毕业卖水果,听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柳瑶对此有自己的解读:“我们并不是普通的水果零售,而是要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水果服务品牌。” 水果不按“斤”卖,按“格”卖,他们将武汉大型市场和原生态农庄的水果进行物理加工和存储,根据营养价值和水果特点形成“瘦身套餐”、“雾霾套餐”等多种搭配,并配以糖果、炒货等零食,在微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的交易。柳瑶说:“我们不光卖水果,以后条件成熟可能还会向蔬菜进军”。(腾讯新闻)
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便不再是“香饽饽”,用人单位争抢大学生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因此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势在必行。曾几何时,李嘉诚靠卖塑料花、霍英东靠开杂货店、美国的戴尔靠送报纸起家,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无不告诉我们:观念一变天地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做出成绩。转变就业观念,摒弃一味追求“体面、稳定、高薪”的择业标准,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