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闽南“脱胎漆器”串起“海丝”佛缘
作者林丽君郑德鸿
千百年来,闽南沿“海上丝绸”之路“下海”营商,妈祖、陈元光等民间信俗延及台湾、东南亚地区。如今,在漳州漳浦县赵家堡,拥有百余年历史、为佛像勾勒金身的雕塑世家——黄氏家族,仍坚持传承其“脱胎漆器”工艺,续写传奇。
近日,中新社记者来到雕塑师傅黄守正的工作室鑫华雕艺,他正带着徒弟在工作室里忙碌着给佛像抛光、彩绘、打磨。
“完整做出一尊脱胎漆器造像,需要经过泥塑、石膏倒模、脱模等工序。”黄守正告诉记者,这样做出的佛像不仅质地轻巧坚牢,不怕腐烂,还能防水,且时间越久会越坚固,可以保存几百年以上。
1996年,漳州南山寺重塑的佛像,便是黄守正及其叔叔黄华宗等人采用脱胎漆器工艺,用两年的时间铸就而成。2006年,他们还在安徽塑就三尊高9.5米的佛像,令人惊叹。
正是靠着精湛的手艺,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国家曾有不少佛家名人,慕名而来邀请黄氏师傅到各地雕塑佛像。
“东南亚国家的寺庙请我们过去造佛像的大部分是华人,他们委托中国佛教协会过来联系我们帮忙造佛像。”1935年,黄守正的太叔公黄友泽受邀前往菲律宾大乘信原寺造了两座脱胎漆器佛像,一座是高300公分“三宝佛”,还有一座高150公分的“观音”。至今仍在菲律宾的寺庙里供奉着。
2001年黄守正与其叔叔受中国佛教协会邀请,前往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造脱胎漆器佛像,另在2004年造的三尊佛像被送到泰国皇家寺庙供奉着。
然而,脱胎漆器雕塑技艺从入门到出师要经过近20年的磨砺,后继人才培养颇为不易,黄守正从12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木工,待到17岁时,他才正式跟着叔叔黄华宗到其厂里学做雕塑。
而由于成本上升等原因,近年来佛像外销明显减少,也给技艺的传承带来阻力。黄守正坦言,脱胎漆器造像的主要材料是天然材料,价格十分昂贵,一尊6米多的佛像用脱胎漆器造价要100多万元人民币,不是普通寺庙承受得起的。
如今,脱胎漆器面临的困境让46岁的黄守正忧心忡忡。他说,“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都会传授这门技艺,可目前是想教都没什么人愿意学,不知道这门技艺会断在哪一代,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传承。”
目前,黄守正的儿子黄思艺也跟着学雕塑,黄思艺是个“90后”,算起来已是家族的第六代传人,黄守正正把技艺逐步传给儿子。
“它是我们的家族手艺,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会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黄思艺说。(完)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