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4,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正在建设工业强省的江苏如何适应,并实现转型升级呢?昨天,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在新常态下,我省工业经济呈现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两化融合水平提升等诸多亮点:预计去年全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可突破3万亿元,增长9.8%,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八大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增长,7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达6成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在会上透露,2015年,我省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两大战略和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工业强省建设六大行动,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江苏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升级版。
结构调整进入“加速跑”
亮点:过去的一年中,我省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业态模式创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结构优化推动了运行质效提高,预计全年我省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7.7%、13%和12%左右,持续保持利税、利润增长快于产销的良好势头;销售利税率、销售利润率分别较上年提高0.4个、0.3个百分点。
去年,我省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组织质量技术攻关,在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推进全省430项、总投资5555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年度目标,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9%,高于全省工业投资8个百分点左右。
我省2014年还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6800辆。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98个,累计达387个。预计全年物联网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均在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信息服务、制造业服务化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经济规模持续壮大,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初具规模,70%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网络销售模式。
此外,我省制定实施了《江苏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研究制定节能量交易暂行办法,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新增节能能力230多万吨标准煤;全年以高效大机组替代小机组发电235亿千瓦时,节能94万吨标准煤;持续推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千企”节能低碳行动,编制卫生陶瓷等11项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十二五”以来累计编制52项标准,其中,35项已经国家备案实施。压缩钢铁产能377万吨、水泥153万吨、平板玻璃220万重量箱、船舶345万载重吨;累计完成5年化解过剩目标的84%、160%和40%。
创新发展凸现“正能量”
亮点:我省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电子产业调整振兴、智能制造等专项项目,推动高技术船舶、关键汽车零部件、碳纤维、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2014年,列入省级计划的1370个项目总投资420亿元,新增销售1800亿元、利税240多亿元,形成专利成果7600多项,全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2.7万个。
去年以来,我省开展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突破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特种材料等部分领域的技术瓶颈制约,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区域性公共技术平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26家,其中国家级7家;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新增数全国第一。
我省还开展了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培育试点,获国家级示范企业12家,全国质量标杆6家,首批国家级试点产业集群3家。激励企业品牌质量创优,2家企业荣获“中国工业大奖”,3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奖”。加快企业技术质量服务平台建设,新增8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总数达16家,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我省还把智慧江苏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举措,重点支持10家综合性和20家行业领域电子交易平台做大做强,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开展两化融合贯标,59家企业成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行政村覆盖率超过65%。
服务企业用心“出实招”
亮点:坚持发展产业与服务创业互动并进,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组织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4年,我省分别在六大片区中的5个村援建了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了光伏扶贫项目在六大片区的全覆盖,并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服务企业超过1.8万家。
我省去年修订出台了《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着重强化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该条例共5章35条,进一步突出了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政府关于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引导与服务职能、对企业的激励扶持政策,以及政府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中的监管义务等。
去年,我省还组织实施了企业减负专项行动,加大涉企收费清理力度。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引进关键料件免税、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担保公司营业税减免、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等政策。组织开展“育鹰计划”企业家培训班,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产业转型升级意识,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持续推进信用管理“万企贯标、百企示范”工程,贯标企业达3156家。
我省还对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实行精准支持。突出智慧化推进计划、规模骨干企业培育,对41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绿色制造诊断咨询服务,提供转型发展整体解决方案。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新增生产性服务业、电商拓市、智能制造等专项资金,实施精准支持。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运行模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适应新常态 打造江苏工业升级版 -
南京12:54 06.01.2015 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