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消费品“贵”不一定“好”

03.08.2016  21:42

  昨日发布的江苏地区进口检验监管情况显示:

  进口消费品“”不一定“

  进口商品历来以“品质好、安全、放心”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事实确实如此吗?根据江苏检验检疫局昨日发布的江苏地区进口消费品检验监管情况显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江苏地区共实施强制性法定检验进口消费品7195批,货值1.98亿美元,发现不合格产品947批,不合格率为13.1%。另外,2015年全省共抽检非强制性法定检验及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507批,涉及机电、轻工和纺织3大类、18种重点消费品,发现各类不合格批次为239批,不合格比例达47.1%。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进口消费品已经被列入召回范围,消费者不必再吃“哑巴亏”了。

  标签标识成不合格主因

  江苏是传统的出口消费品生产大省,同时也是进口消费品的消费大省。“但进口消费品直接从本省口岸过来的并不多。”据江苏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处处长赵金伟介绍,江苏市场上销售的进口消费品大多从上海口岸进口,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海淘、海外代购、旅游购物等渠道进入江苏,这其中不乏很多问题消费品。

  记者了解到,在强制性法定检验进口消费品中,标签标识问题已成为普遍和主要不合格原因,主要表现为无中文标识标签或标识标签内容与规定不符。以江苏口岸进口消费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为例,2015年,江苏口岸进口卫生巾、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1394批,发现标识不合格432批,标签标识不合格率达到30.9%,主要存在中文标识不全、未标注保质期、违规使用有机标志等问题。“别小看这小小的标签,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起消费者误用,造成安全隐患,还可能引发伤害事故。”赵金伟说。

  此外,涉及儿童用消费品不合格情况较为严重。今年上半年,江苏口岸共进口法定检验目录内儿童用消费品302批,抽样检测82批,共检出中文标签不合格61批,质量安全不合格6批,总不合格率为22.2%。不合格原因主要涉及儿童服装色牢度、玩具机械性能、汽车儿童座椅未获得3C认证及标志等。

  跨境电商品质问题突出

  如今,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购买进口消费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加速国际贸易往来、便利民众消费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跨境电商对销售商品的质量控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跨境电商质量意识淡薄,对产品的标准要求不清,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较多。

  今年上半年,江苏检验检疫局针对跨境电商抽查了46批进口消费品,包括玩具、服装、食品接触产品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等,检出品质不合格10批。其中,4批食品接触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3批玩具和3批儿童服装安全项目不合格。此外,还发现1批儿童服装的纤维含量标注涉嫌欺诈,7批玩具未取得3C认证,34批商品的标签标识或说明书不合格。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且交易较零碎,监管一直是个难题。”赵金伟说,目前,该局正以电商平台为抓手,致力于构建跨境电商商品闭环管理体系。一方面,积极探索与跨境电商平台建立后续处置协作机制,发挥跨境电商平台对网站商铺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检验检疫部门将针对各种不合格情形分别采用销售明示、强制下架、销毁、退运、监督召回等处置手段。

  缺陷召回对问题品说“

  花高价买的进口消费品有问题怎么办?消费者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月1日起,《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生效,首次将召回范围扩展到一般消费品,包括进口消费品。截至7月底,质检总局已发布了18起召回案例。

  江苏检验检疫局也在大力推动该制度在江苏的落地。今年年初,南京检验检疫局发现南京爱蒙娜贸易有限公司进口自德国、产自加拿大的礼品手链镍释放量超过国家强制标准限量要求,及时启动了召回程序。这是江苏地区第一起进口缺陷消费品召回案例,也是全国第一起法定检验进口消费品召回案例。

  “部分进口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缺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显现,这就造成了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管理真空和执法盲点。”赵金伟说,召回制度的实施,为加强进口消费品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对于江苏这样一个进口消费品“口岸进的少、实际消费多”的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今年6月28日,宜家宣布在北美市场主动召回部分马尔姆系列抽屉柜,该系列抽屉柜如果没有被恰当地固定到墙上,可能会发生因柜子倾倒从而导致儿童死亡或受伤的危险。但该召回行动不包括中国市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质检总局约谈后,宜家在7月12日宣布在中国市场主动召回缺陷进口抽屉柜。江苏检验检疫局也立即启动了召回工作机制,目前,宜家在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门店共实施召回761起。

  江苏经济报记者侯力明陈春裕

  通讯员李卫红张 荣实习生李 婕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