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带着梦
——探访湖南星索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和他的无人机
李明和他的无人机
伴随着“嗡嗡”的起飞声,一架农用无人直升机在他操作下,时而盘旋爬高,时而侧身飞行。伴随着一系列动作,这架叫做“飞翔”的无人机身体两侧的容器开始向草地均匀喷洒液体,灵活而敏捷。
8月7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后草坪上,李明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农用无人机。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湖南星索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是一个典型由“学”转“商”的创业者。
2007年被公派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2010年回国留高校任教,除了教师身份外,专门从事农用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
“我2007年刚到日本时,发现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当年至少就已经有3000台左右的无人机用于农用,应用比率至少在60%以上,而当时我国基本没有。回国后直到现在,我国农业在机械应用上还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我就想通过研发无人机来真正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点事情。”从他的话里,其报国情怀可见一斑。
简单的研究室里,到处都是“飞机”的影子。从多旋翼到单机翼,无论桌子上还是柜子里,都摆放着款式各异的无人机。李明表示,最初他仅仅只研发多旋翼无人机供航拍,现在他专攻技术要求含量更高的单翼无人机,解决农林喷洒浇灌的问题。
李明将他的无人机视作珍宝。发现学生将机器部件和成果随意放置处理时,他第一时间焦急打出电话“问责”,并严厉叮嘱学生务必妥善保护研究成果。
其中一架名为“飞翔”的无人机是李明团队的最先进技术成果。
“它重量达到20公斤,综合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李明介绍,“飞翔”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表现出色:一是国内首创采用喷杆前后安装,转速、转向,喷头左右可控。也就是说,它可以360度无死角地喷洒到所有农作物。二是首创飞播系统。按照其覆盖宽度20米、速度45公里/小时、续航时长2小时计算,一天可飞播300亩地。
此外它采用航空铝材质和碳纤维材质,机器机动性更好;和一般机器相比,由三个保险装置增加至四个,安全性能有进一步保障;此外,它的风道和冷却装置设计都采取了更高含量的技术应用。
据了解,李明研发的单翼农用无人机时速可以达到80公里/时,喷灌范围4—5米不等,完成几个小时的农林作业基本不成问题。如果采用电动系统的话,续航能力至少也可以达到20分钟。由于有国家项目扶持基金,这类无人机的售价大概在10—20万元不等,每年的订单量在10—20台左右。
从去年涉足无人机领域,到如今拥有一个20多人的团队,李明认为转换思维是关键。只有将科研与实业区分开来,真正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才能实现他想为农业做点事情的梦想。
如今,李明已成为农业院校从事农用无人机研究与开发的第一人,他在农大研究室里进行原始技术研发与创新,在中部智谷产业园商业办公,在广州开发生产车间进行产品的应用生产。未来,他还想利用无人机做信息服务,在农业信息的采集和推广等方面有所建树。
原标题:起飞,带着梦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