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传达贯彻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八)
省监狱管理局 2月13日召开全省监狱工作会议,重点部署今年六项任务:一是紧紧围绕最大政治任务,着力维护安全稳定。致力于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按照司法部“安全稳定年”工作部署,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安全、护稳定工作,坚决维护监狱长治久安,确保实现“四无”目标。二是主动适应刑事政策调整,着力规范执法管理。积极适应执法工作新要求、新变化,深刻把握行刑发展趋势、政策精神、规范要求、社会关切,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三是积极应对企业运行压力,着力推动提质增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监狱企业规范管理座谈会精神,启动实施监狱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行动,进一步补短板、调结构、强动能,推动监狱企业经济效益、执法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四是始终突出质态发展需求,着力深化监区建设。启动实施监区运行效能提升行动,大力提升监区层面人、物、制度三者运行的精益化水平,推动监区安全防范、执法管理、教育改造等工作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运行质态,打牢现代监狱建设根基。五是更加注重整体条件改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继续推进现代监狱创建,大力推进信息化运用效应提升行动,加快监狱布局调整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整体条件,促进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六是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切实筑牢事业发展第一保障。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2016-2020年监狱戒毒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实施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和民警队伍实战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民警队伍建设,为推动监狱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保障。
省戒毒管理局 2月13日召开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议,要求新的一年牢固确立全面安全观,推动实施“四三二”戒毒模式实质运行,不断健全戒毒工作的社会协同体系,进一步改善戒毒场所基础设施条件,坚决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实现全面安全质效、教育戒治水平、社会协同成效、经济发展效益、基层基础保障、队伍能力素质等再上新台阶。强调要强化创新创优,坚持开放格局,在健全戒毒工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基层优先,在提升综合保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信息主导,在智慧戒毒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提升戒毒工作发展的整体质效。
如东县司法局 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2017年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服务经济发展,搭建法企对接平台,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走访服务“一带一路”等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健全律师执业管理制度,推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探索扶持律师行业发展办法,进一步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三是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县局综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体,多中心相融合的服务体系;四是推进调解手段信息化,运用联动联调指挥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动态管控、风险评估、纠纷调处等工作,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张网”;五是打造普法品牌,做优“普法三宝”(小喇叭、掌中宝、文艺队)、“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青少年学法“基地化”等普法品牌,提升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六是着力提升队伍的能力素质,把创新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增强司法行政系统人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宿迁市宿豫区司法局 2月14日上午召开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明确2017年重点工作。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守住特殊人群监管红线,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决将不符合执行社区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拦在警戒线外,严格落实“双八”管理规定,严格按照要求落实两类人员监管力量。二是坚持法治惠民,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用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小镇客厅建设规划,添加各具特色的法治元素。建立矛盾纠纷分级分类预测预警制度,鼓励律师、公证员等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立“十朵金花”法治建设宣讲团,落实社情民意征集工作。三是坚持转型发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与司法行政服务站、村(社区)法律顾问之间的协调联动,新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不少于4个。以强基理念夯实基层司法行政力量,年内组织各项大型业务培训不少于5次,切实增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 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五大工作主线,推动工作再上台阶。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实现普法工作由“计划性普法”向“市场性服务”“社会化服务”转型,将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执法活动、法律服务市场的维护相融合。二是打造人民调解特色品牌,宣扬“母爱文化”。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着力打造医患纠纷、物业纠纷等规范化行业性调解组织,着力抓好公安派出所等派驻式人民调解室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抓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完善“阳光在线”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成长中心。完善淮阴区社区矫正微信在线学习机制,组织实施刑释人员的“创业工程”和“帮扶工程”,加快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四是扩大法律援助的受援范围,做到“应援尽援”。加强与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规范法律援助服务程序,鼓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律师参与涉法信访的调处,运用法律手段调解和化解当事人的矛盾纠纷。
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 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今年工作。一是坚持民意导向,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建立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一对一”挂钩基层村居制度,完善民情日记、便民联系卡、司法行政服务手册制度,推进“大走访大落实”常态化机制全覆盖,在司法行政各个服务窗口全面设立民意观测站点。二是突出提质增效,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织密多元纠纷预防化解网络,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惠行动”,深化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建设。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实施“百村(社区)千企万户法律管家工程”“公共法律服务名特优工程”和“司法行政便民惠民实事工程”。四是强化科技引领,提高整体服务效能。全面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围绕平台登录率、应用率两个100%目标,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应用效能。研发海陵“要司法(148)”移动云平台,全力打造“微司法局”,提升全员信息化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