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进口商品一定得把眼睛擦亮

24.03.2016  08:02

  

日本购买的虎牌保温杯。 

 

保温杯底印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夹杂着中、韩文的“韩货”。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海淘,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不少人都有“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在靖江,海外化妆品代购、进口零食店等也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有些进口产品出现了无中文标签、以国货充洋货等现象。

 

漂洋过海背回“中国制造

 

我市某事业单位的郭女士是一名资深海淘族,但近日却觉得自己“吃苍蝇”了一般。原来,郭女士去年托朋友从日本代购回一只虎牌保温杯,当时日本商场内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市场价近600元的保温杯只花了不到200元就成功拿下。郭女士认为自己着实捡了个大便宜。

 

最近天气回暖了,郭女士打算把保温杯清洗一下收起来,可就在她把杯子放回原包装盒时,杯身底部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让她目瞪口呆。兜兜转转漂洋过海带回中国的保温杯竟然还是中国自产的,“我也是醉了,以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郭女士笑称。

 

对此情况,一名专门做日本代购的小涵透露,由于日本的生产能力有限,而且人工成本很高,本土制造的东西比较少。以前国人喜欢到日本买电器甚至是坐便器,其实他们的零配件大都来自中国、印尼等地。但是很多人对国外产品总有种莫名的信任,这也促使海外代购行业蓬勃发展。不过对于品质到底有何区别,应该是见仁见智。

 

国产零食“穿上洋马甲

 

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实体店,吃货们一直是商家瞄准的重要群体。“我的梦想是为你们搜罗各地美食”这句话是市民小夏的微信朋友圈个性签名,在中天城市花园附近,小夏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零食店,里面除了我们常见的小零食外,还有不少标着“韩国原产蜂蜜柚子茶”“泰国芒果干”“日本樱花小布丁”等看似很高大上的零食。

 

其实,将这些零食仔细查看就会发现,号称日韩泰等地的进口零食,其实也就是名称上这样说,包装上都是写的中文字,生产商、制造商也都在国内。小夏坦言,这些零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进口食品,只是趁着时下的一股热潮,以此吸引消费者目光。对此,有部分消费者表示,这些名字多多少少都有“傍洋名”的嫌疑,如果真的要买进口零食,还是得仔细看看,避免出现误会。

 

2011年,央视曾做过一期关于“假洋货”的专题报道,诺贝尔瓷砖、马可波罗瓷砖、梵高瓷砖都是国产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美国没店,吉野家和日本吉野家不是一家,法国合生元、美国施恩奶粉、法国卡姿兰都是地道广东货,卡尔丹顿纯正深圳货,乔丹运动鞋跟运动员乔丹没有任何关系……国货穿上了洋马甲,实在让人难以辨别。

 

进口食品一定要贴中文标签

 

此前,我市曾有几家食品店因为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被市市场监督局立案查处。对于其中的原因,很多市民并不太了解。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与《预包装食品通则》,进口食品外包装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如果没有,海关检验检疫时会要求补贴,标签不合格的还会处以退货或销毁处理。另外,从正规渠道入境的进口食品还须有相关进口批件,如果消费者需要查询,商家有义务出示。

 

一般来说,超市购买的进口食品是有资质的进口商通过报关、报检等手续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批量进口,经过官方检验检疫的。而海淘、代购的进口食品是未经检验检疫、以个人邮寄等非一般贸易形式进口的,因此对于这部分进口食品,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会不断加强监督力度。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进口食品,检查其是否有中文标签,保证自身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