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课本现大量广告”谈教育市场化的悲哀
昨日(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报道,一位广东网友在论坛发帖称,自己读初一的女儿所领到的英语课本中出现大量广告内容,引发不少网民热议。
教育本身是非常神圣的职业,是一个需要拥有对孩子的丰富的爱,才能够担当好这一责任的事业。而我国教育逐渐走向功利化,教育界在经济发展大潮流的催逼下,不断受到市场化的冲击,这次在初中课本中出现大量广告的现象,只是这一内在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在此之前,还有深圳一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上学资格而长跪教育局门口的事件;此外,也有家长因不满学校教育而让儿子退学的事件发生。再者,去年高考时,还曝出湖北一中学副校长将30多套作弊器设备卖给学生的闹剧,最后因信号被屏蔽,学生要求退钱未果才被公诸于众。这些事情虽表象不一,甚至完全相反,但反应的却恰恰是同一个问题——当今教育界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市场化的阴影。
教育是一个要求高尚的领域。“教育”一词本身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含和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就已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指出,“教”的方法,就是上行下效。比如家长教孩子孝道,自己就要身体力行,孩子才会跟着去做。“育”,古人认为教书育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孩子做一个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西方教育界,也有着类似的认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感动唤醒学生的感动;而让学生对教育者产生感动之情,教育者的人格至关重要。
然而,当我们的教科书都已经充满市场化的铜臭味,当我们伟大的教师们所思所想的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追求个人的私欲,下课后广收门生补课赚取外快等等,实在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悲剧。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后代的教育不能有丝毫疏忽。在基督徒的眼中,后代是上帝所赐的产业,同时也是上帝莫大的祝福。而作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争取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以自己的生活、行为为孩子做榜样,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影响下一代。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家长要做的,学校的教师也担当着同样的使命。
然而,若是教育不能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反而被市场影响变得世俗化,甚至这一影响从大学一直到小学,我们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有很多很多。也许需要不止一代的努力,才能把我国的教育,从这条错误的道路上扭转过来。如果可以,就从今天的你我开始吧。
原标题:从“初中课本现大量广告”谈教育市场化的悲哀
稿源:光明网
作者: